潘师正,隋朝人,生于赵州赞皇(今河北赵县),字子真。自小脚板有灵龟纹路、双手过膝,显示出非凡的神异之象。在信仰道教的母亲影响下,他从小便对《道德经》了如指掌。十三岁时失去母親后,他守墓并被誉为孝子。
大业年间,茅山道士刘爱道传道至北方,并遇见潘师正。刘爱道欣赏他的才能,将他带到洛阳。但是刘爱道告诉潘师正:“你这种根器厚重的人才,要成就大道、证得正果,不可远走长空。”随后,他们前往王远知所在的涿郡临朔宫。
王远知是一位受命传播新天师教法的高级宗主。他不仅接受了潘师正,但还授予他三清教法、三洞真诀和灵宝等多种修行方法。潘师正在短时间内就精进神速地学习这些秘密术语,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茅山宗门弟子。
随着王远知预感隋朝将结束,他请辞回到茅山,与 潘师正在一起返回故乡。此后,王远知命令潘师前去中岳嵩阳观,以此作为发展茅山宗派和抗衡佛教的一环。这段期间,潘 师正与刘爱道共同居住在嵩阳观内,不久之后,又有陈州宛丘人刘道合加入他们。
在嵩山修炼十余年期间,潘 师正研习各种知识,并融会贯通。他特别注重修炼太清之道、三中真之 道和六下真之 道,同时也研究内外丹法及呼吸吐纳技巧,以期达到仙境。在这里,他完成了自己认为最完美的仙谱,并始终牢记其使命:传播茅山宗派,为世人解惑弘扬真理。
唐高宗因听闻刘达合能炼九阳还丹而召见他,在京城设立太乙观让其居住,而当时又通过 刘达合推荐认识到了潜力巨大的 潺師 正,这让高宗十分倾心。不过,当高宗请求他制作佛书时,因为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生活方式,对于功利性质的事情感到厌恶,所以推辞了这一要求。当再次被问及是否需要什么物资时,只回答说“松林清泉已足够”,展现出了他的高洁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