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文化的天然道观中,能否“描绘”出一幅神仙的美术?让我们借助《道德经》的经典句子,如“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形象也;但可以从其诚,不可见知也”,来探寻这份难以言说的艺术之谜。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与道教发生过多次斗争,这促使道教为寻求生存与发展加强了宣传的手段。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王浮所著《老子化胡经》,试图提高道教的地位,同时开始利用艺术使人归信。这无疑对道教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在这一时期,老君像、尊人图等创见于世。
学者陈国符在其所著《道藏源流考》附录二《道教形像考原》中说:“‘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作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将置之吾堂,以凭衣食。宋陆修静亦为此形。’是(刘)宋代 道 教 已有形像。”梁陶弘景所立 道 堂 无 像,是梁时 道 馆 立 像 尚 未甚通行也。”在 《 隋书·经籍志 》 中记载,大约从魏晋南北朝到隋末唐初,为追求生存和发展,加强宣传手段,对造像和壁画有更高要求。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神仙的面貌,还体现了他们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播的需要,神仙越来越多,有些被淘汰,有些被保存下来,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神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这些方式又通过精细的心理刻画得以展现。此外,在制作过程中还有一套完整且严格的规则,比如木雕制品要选用香味浓郁且质地细腻的大理石、黄桑或楠木,并且要按照一定仪式进行开斧、装脏以及点眼等步骤,以确保最终成品能够达到崇拜标准。
因此,从南北朝以后,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反映与体现于我国美术史上独特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宗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深厚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