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唐代道教重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道号任真子闻名。他是绵州巴西人(今四川绵阳市),生卒年不详,但活动时间约在唐高宗时期(650~683)。关于他的籍贯,有几条材料可以佐证。首先,他自称蜀人:“荣在蜀日,已闻师名”;“道门英秀,蜀郡李荣”。其次,佛徒斥他为“区区蜀地老,窃号道门英”。再者,《绵阳县志》卷七引旧志说:唐驸马蒋曜登富乐山别李道士荣诗。该诗收入《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二,由薛曜撰写,是《登绵州富乐山别李道士策》的题名。最后,《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九所收李荣《咏兴善寺佛殿灾》有注称:“荣,巴西人”。据《元和郡县图志》,富乐山在巴西县东五里,这些都表明李荣当为绵州巴西人。
尽管史料对他的生平了解有限,但我们知道他受到唐高宗的征召,并与其他著名学者如卢照邻交往。在京城,他参与了许多辩论,与佛教僧侣争辩,并曾多次胜出。但最终败给静泰后,被贬回梓州。此后,他可能收到了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写的诗,他们之间的情谊颇深。在龙朔三年(663)五月,他再度奉敕入长安,并于蓬莱殿进行了论义。
作为一位文采斐然、性格诙谐的人物,他喜爱与骚人墨客交游,对方方面的问题都能以中观方法作答。他曾作了一首咏兴善寺佛殿灾的诗,其中提到:“道善何曾善,云兴遂不兴,如来烧亦尽。”这虽然遭到了部分人的非议,但也展现了他才思敏捷的一面。
除了文学成就外,李荣还以重玄思想解释《老子》而著称。这一思想受到了佛教三论宗的大力影响,使得他的哲学思想更加深邃。此外,他还注释过《西升经》,并有作品如《老子注》,其中包括杜光庭所录的“任真子李荣注上下二卷”,以及宋高似孙所录的“老子注”。
近现代研究人员通过敦煌遗书和其他文献资料,对他的作品进行了辑校,最著名的是蒙文通1950年代初根据残本编辑出版的四卷本。这些工作极大地恢复了原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代重要人物的心思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