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道教中,茅山上清派自晋代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到了唐代,这一派的传人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受到皇帝召见,被迫离开了茅山,导致经法传授断续不全,最终散失无遗。李含光则不同,他请求离京返回茅山祖地,以搜集经法重振道教,使得上清派再次在世间光耀。
李含光出生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他的二十一代祖父李弘曾任江夏太守,因避免王莽之乱而迁居至晋陵,因此成为广陵人。本姓弘,但为了避讳唐高宗太子李弘,便改姓为李。他家世尊儒学,并且他的父亲李孝威以号贞隐生生而著称,对黄老之术亦精通,与司马承祯结为方外交。
唐高宗开耀二年(682年)出生的李含光,在十八岁时便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开始学习道教。在中宗神龙元年的某一年,他以品行清优被封为道士,并住在东都洛阳的龙兴观。但他后来移居嵩山修炼达二十年。
直到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他才从师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阳台观。司马承祯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潜质,将他誉为“玉清境之客”。不过,不久之后,司马承祯便去世了。不久后,玄宗又召请他到洛阳讨论修炼事宜,当时两人谈话深入,让玄宗感叹:“我见到含光,就知道司马真人仍然在世间。”这使得玄宗更加钦佩和欣赏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含光继承了司马承祯的衣钵,并且继续住持阳台观。他勤奋地研究和修炼,一直致力于恢复和完善茅山上的经典。这份热情和责任感最终促使他回到故乡——茅山,以纂修经法并重振当地的道德风气。在那里,他不仅收集并整理了一些散失或丢失的手抄本,还成功将这些珍贵资料保存下来,为后来的几代道士提供了宝贵资源。
由于其卓越的地位以及对智慧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其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的大力支持,使得赵匡胤亲自下诏命中使捧着皇帝玺书前赴茅山召请李含光回京。当时,他接受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更多机会向皇帝展示自己的才能。不过,即便如此,他也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意因为名利而放弃自己内心深处对于纯净与简朴生活方式的一种渴望。
最终,在面临强烈压力下,无奈之下,他请求回归故土——茅山,而不是选择留在朝廷。他认为,只有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自己所信仰的人类文明,也是为了保持自身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此举激励许多人的精神力量,他们能够看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人物如何以一种宁静却坚定不移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