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书家中除了二王,也就王铎了。
源于王铎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和超前的认识,这是很多书家都不具备的。
很多书家都是“名当世,震宇内”
王铎不然,当时少有人喜欢他的字,可以说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典型。
虽然王铎把握的不是真理,却也是领先别人二三百年的认识。
吾临帖善于使转,虽无他长,能转则不落野道矣。学书三十年,手画心摹,海内必有知我者耳。
由此可见,王铎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学了三十年,手画心摹,还没得到别人承认。
如同被人骂了“你不懂书法,你乱写字”三十年。
“孤独”“质疑”是“天才”必须得承受的。
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不服!
王铎学了四十年,自问是有出处的。“必有深爱吾书者”跟十年前“海内必有知我者”都出现了“必”字。
感觉像是自我肯定,自我期望,自我催眠。
尾连叹三句“不服”,这是积郁多深才能爆发出来的呐喊。
如活在当世,一定会是一个被称为“魔怔”的人。
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动 曰:某学米,某学蔡。又溯而上之曰:某虞、某柳、某欧。寓此道 将五十年,辄强项不肯屈服。古人字画诗文,咸有萭*(寻获)。匪深造博 闻,难言之矣。
他说他的字只以二王为根本,只不过唐宋诸家都是学二王的,他们看不出来而已。说他学米蔡,又说虞柳欧。学了五十年书法,唯独强项不能任人妄论,除非见识广的人,否则解释不通的。
以二王为宗,并不是指王铎只学二王,而是说其他书家只是偶有涉猎,并不专。
所谓“难言之矣”,大概就是其书学的写照吧。
王铎的字并非世人都不承认,只是大多数人“不识货”
只能说当时通讯不发达,否则很可能是书坛中“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我喜欢王铎,并不是因为字好,古人书家无一人是白给的,并无高下之分。
只是他这种“固执”“坚持”一去就是五六十年。
“傻子”式的天才,历史上很多。
其实如《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表达的“天才的追求与孤独”是有类似处的。
我始终相信,非凡之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一定是经历受过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痛苦。
这点,几乎是差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