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汉刻铭隶书风格 在西汉隶书手写体墨迹中,我们看到那些代表隶书点画典型形态的波碟、挑画及逆入平出的提按顿挫形态正在得到充分的表现,而在刻铸铭文系统的隶书遗迹中,如《鲁恭王刻石》、《阳泉使者舍熏护》、《永始元年漆盘》、《莱子侯刻石》等,其书法在点画形态上均圆匀平直,无明显变化。这一类用笔形态,清代以来一般被认为是用小篆笔法写隶书.其实.据我的观察,这种笔画形态完全是为方便镌刻自然造成,并非主观上的审美迫求所致。而结体上表现出的率直生拙的体态的形成,亦包含有同样的因素。另有一种笔画形态,在横画挺直的起端方切而粗重,向右行则渐细。直画则上端方切粗重,下行渐细,或白下而上由方重而上行渐细。这是因在青铜器上直接刻成,干净利落,犹如刻印章边款的单刀法所表现出的形态。这一类作品,如《元延四年万岁宫灯》、《绥和元年雁足灯铭》等。由千上述种种原因,刻铸铭文系统的隶书,在其结体和笔法诸方面与手写体隶书形成了明显的区别,这也是西汉刻铸铭文系统隶书独特凤格的依据。 在这几件作品中,《鲁恭王刻石》[又名《五凤刻石》。西汉五凤二年(前56)刻。石为方形,隶书3行,共13字】,朴拙苍浑,“年”字直画伸长,如同简书,爽畅痛快。由于此石年久风化,点画漫德这是天公作美,使之蒙上了一层薄纱.增添了虚的意味,耐人品赏,这就是所谓“浑朴’美的外在依据。 《阳泉使者舍熏炉铭》(西汉金文。隶书.13行,共47字)、《永始元年漆盘铭》[西汉永始元年(前16),隶书,刻于漆盘口缘内面]可谓同一趣味。横向取势,运笔横平竖直,但尤强调一字中的主横画和撇、捺等斜向笔画,显得舒朗有致。这一点在前者表现尤为强烈,而后者偏重于平直方向的舒展,相比之下,体势更觉平匀。 《莱子侯刻石》I新莽天凤三年(16)刻石。隶书7行,每行5字。有界栏]结体尤为主拙.体势一般横平,间杂有向右下方略倾之势,笔画纤细。由干刻时剥落和年久风化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笔画毛糙甚至含糊,造成古朴的意趣。 《元延四年万岁宫灯》【图21西汉元延四年(前9)刻。隶Is, 1行,31字)l和《绥和元年雁足灯铭》西汉绥和元年(前x)刻。隶书,1行,32字。刻于灯盘内缘】均为一行隶书环圆排列,如图案花边,笔画均表现为类似单刀印0边款的意趣.横平竖直,挺劲爽畅,这是青铜质地与单刀刻法的结合产生的必然效果。但前者结体尤为方整,点画形态斩截挺利,有浑朴凝重的意趣.后者结体在方正的墓本构架上又随势变化.富于灵动感.有野逸洒脱的风致. 上述人工与天工结合所造成的古朴美的趣味.成了后世书家“以笔师刀’时所迫求意趣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不可能逼真地再现它,但在这方面的努力,毕竟使后世书家的笔下创造出了被称之为“金石气’的书法美类型。帝、灵帝时期的碑刻,后世习称之“汉碑’ 二、汉碑贵书风格大观 汉代隶书的风格体貌,给后世书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t的东汉碑刻,尤其是祠即指此。因其出上较早,井且旦大艺精,所以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它几乎成了“汉隶”的别称。后来,随着大量简犊、陶器、漆器隶书墨迹和各种器物铭文的出土,人们的眼界才大为拓展.对汉隶的体貌及其艺术风格才有了全面的、进一步的认识。 在东汉,尤其是在桓帝、灵帝时期,由于官府大兴以刻石记功颂德,七下酿成一时风气,造成了碑揭云起的兴盛局面。当时的碑揭、石阔等都讲究造型和装饰艺术,其本身即已成为各具风格的雕刻艺术品,而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碑文书法当然也是应相辅相成的。所以,碑文书法的讲究则自然造成了各呈其能,争奇斗艳的繁盛景象,从而使我们现在能看到大量的汉隶石刻珍品。这些石刻,流传至今的或仅存拓本,或尚存残石,或原石完好,其数达200余种,还不断有新的出土。 达些东汉碑刻隶书作品,与西汉刻石隶书相比,有一个基本的不同点是.西汉碑刻隶书墓本为单刀随意刻成,在点画形态上不作修饰,所以其作品间的不同风格体现在基本笔势上。而东汉碑刻隶书作品,其相互间比较,不仅笔势上有异,更甫要的是在点画形态上各具特色。这种现象标志着隶书的笔法不仅在手写体墨迹中早已形成体式法则,而且在刻铸铭文系统的作品中也着意加以充分的表现了。这种表现,在桓灵时期的碑刻中最为充分,真是繁花似锦,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从书法史和书法风格史的立场上看,此前的殷商到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书法效法手写体篆书的笔法,到了西周中、晚期铭文中,日见平匀规整,终至秦刻石小篆所谓“玉筋”体的形成。秦代及西汉的小篆作品,虽并未都沿续“玉筋”那般规整至极的风格,但一般仍沿着用笔圆匀平直的方向发展的。而西汉刻石隶书的不表现其点画形态,应与这种时代的习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再往后.随着隶书在社会生活中上升到正体地位,在刻铸铭文的庄重用途中得到日益厂‘泛的应用,人们注意到点画形态的刻划并使之日益规范化、庄重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恒灵时期的碑刻隶书充分刻划点画形态,使各种笔法风格竟呈于世,这是隶书在刻铸铭文系统的书法风格演进中顺应历史的发展自然出现的。在这个过后则趋向消沉,而出现汉末至魏晋那般刻板规整、公式化的书风格调,这又是必然的结局。 从现存著名的汉碑隶书来看.大致可分为宽博苍浑、灵润潇洒、方拙朴茂、豪放野逸、清秀刚健、规整端庄、婉丽圆畅七种风格类型。现分述如下: I.宽博苍浑 这一类型的作品在形式上大致表现为体格阔大、布局茂密、用笔凝重,有浑厚壮伟之风采。著名作品有《开通褒斜道刻石》l摩崖书。东汉永平六年(63)刻。石在陕西褒城北石门溪谷道中。铭文16行,每行5至11字不等]、《裴岑纪功碑》[东汉永和二年(137)立。碑在新疆巴里坤。铭文6行,每行10字I、《王君平阙侧铭》[东汉永寿元年(155)刻。此铭刻在《王君平W))右侧r.部。5行。前4行每行30字,第5行可见者2字I、《都阁颂》【图23东汉建宁五年(172)刻。摩崖书。在陕西略阳白崖。铭文19行,前9行每行27字]、《平山君碑》l东汉光和元年(178)立。日本人于1913年在平安道尤冈都(即汉乐浪郡积蝉县遗址)发现。铭文7行,共80字]等。若同类相较.则又多具个性。《开通褒斜道刻石》奇伟浑朴.《装岑纪功碑》端庄古茂。《王君平阔侧铭》方劲流美:《郁阁颂》雄强壮伟.《平山君碑》方正凝重。这一类型的作品,除《王君平阔侧铭》和<平山君碑》为后出外.其他几件均为清代金石学家方朔、康有为评以篆笔作隶者。后出土的两件作品亦有相同的特点。所谓以篆为隶,即清代及间的崇碑书家所谓“有古意“。尤其是《开通褒斜道刻石》,笔画圆浑健如钢筋,横平竖直,弧曲笔画亦力度无比,毫不欠弱,字形大小参差.饱满壮伟.相互参错,势态朴拙天真,多意外之趣。而《郁阁颂》字字方正,笔画尤为厚重,波碟、挑画形态含蓄深沉,笔力雄强而内凝,有气度非凡之象。对这一风格类型的作品.清代师法者甚多,其影响广而远。著名篆隶书家如金冬心、伊秉缓、莫友芝以及清末民初的吴昌硕、现代的齐白石等人皆崇尚这一类型的汉碑.以此为基础加以变化,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2.灵润潇洒这一类型的作品对隶法的施展与发挥十分纯熟.结体纵横聚散最富于节律美,而点画用笔舒展流畅,充分表现出弹性的的致,就如同悠扬抒情的小夜曲情调。著名作品有《子游残碑》【图24东汉元初二年(115)立。在河南安阳。此为碑之下段.铭文11行,每行6至9字不等]、《安国慕祠题记》【图25东汉永寿三年(157)刻。ili左刻铭文10行462字.画右刻1行,28字。山东嘉祥县满洞乡守山村出土】、《封龙山颂》l东汉延熹七年(164)立。在河北元氏西北45里王村W下。铭文15行,每行26字]、《孔宙碑》[东汉延熹七年(164)立。在山东曲阜孔庙。铭文碑阳15行,每行28字.碑阴3列上2列各21行,下列20行l、《曹全碑》I东汉中平二年(185)立。明代出土于陕西部阳旧城。铭文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上列1行.2列26行,3列5行,4列17行,5列4《刘熊碑》(东汉碑刻。铭文上段巧每行12字.下段23行,每行15至17字不行行等。这几件代表作,同类相较则《子游残刚劲淳朴.《安国墓祠题记》纵逸多《封龙山颂》济劲爽朗.《孔宙碑》道丽《曹全碑》雍容华贵,《刘熊碑》方罄势。扬畅碑姿悠秀. 其中,《子游残碑》用笔尤富于迟涩挫妞意味,横画起笔形态成点,与作为笔画的“点,皆沉劲圆厚,而波碟、挑画形态亦强烈央劲,虽外放而力势内凝,颇为独特。此种用笔法,清康熙间著名隶书大家郑篮甚得其理.当时未得见《子游残碑》,或由某风格近似之汉碑启发呢?或为神会,独创此格呢?真堪敬佩。他如《孔宙碑》的中宫紧敛,波挑尤其张扬其势,悠扬之极。《安国墓祠题记》的随意多异趣,如隶书之行草,亦独标奇致,耐人寻味。 3.方拙朴茂 这一类型的作品,体势多方正.势态拙朴天真,笔力内聚,以拙朴中见灵巧标其高格。代表作品有《元熹元年画像题记》[东汉元嘉元年(151)立。出土干山东苍山县城西城前村南北朝墓葬中。墓中有东汉画像石10石.其中有题记者2石。一石铭文10行,每行22至27字不等,有界栏,元嘉元年立.另一石为5行,前4行每行19至加字不等.第5行3字,无年月1、《衡方碑》[ X126东汉建宁元年(168)立。在山东坟上县。铭文碑阳23行,每行36字.末行未有题名2行,碑阴残存2列题名】、《鲜于磺碑》【东汉延熹八年(165)立.天津市武清县高村出土。铭文碑阳16行.每行35字。碑阴12行.每行25字]、《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171)刻。摩崖书。在甘肃成县。铭文20行,每行20字]、《张迁碑》【东汉中乎三年(168)立。在山东东平县。铭文碑阳15行.每行42字.碑阳3列,上2列19行,下列3行1等。同类相较,《元嘉元年画像题记》灵秀串畅.《鲜十质碑》沉重峻奇。《衡方碑》苍浑厚实.《西狭颂D宽博疏朗:《张迁碑》端庄雄强。 这一类风格的作品中,《元嘉元年画像题记》为新出土者,未遭受破坏与风化,明晰可见刻划随意粗细,即有些笔画单刀侧于一边刻过而不假修饰,故一边挺光,一边毛糙。《鲜于瑛碑》书写时即流礴出有意加强粗重感的趋向,再加以刻工的有意迫求,造成方切沉重的笔调。《西狭颂》攀崖而刻,容不得精心为之,故点画轻松,结体方阔,不便多加修饰,反倒造成了大气磅礴的气象。《张迁碑》的书、刻在此类作品中相对而言最为精到,方拙中多富于灵巧的变化,十分耐看。最为犷野的要数《衡方碑》.粗头乱服,大刀阔斧,加之以剥蚀的因素,更显得野趣独绝。 4.豪放野逸 这一类型的作品不甚讲究点画,笔势放纵,结体长短阔狭任其自然,可谓“逸笔草草”.随意与着意参半,理性与天性有愈无意间交融表现于字里行间,难能可贵。代表作有《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东汉延平元年(106)刻。山东曲阜出土。铭文上为“阳三老’3字,下3行,首行28字,二行24字,三行23行1、《石门颂》l东汉建和二年(148)刻。摩崖14。铭文22行,每行30. 31字不等。在陕西Of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1、《杨淮表记》[东汉熹平二年(173)刻。摩崖书。在陕西褒城石门西壁。铭文7行,每行25, 26字不等]、《孟孝据碑》(汉碑,无年月。云南昭通出土。铭文15行,每行21字)、《许阿瞿画像志铭》[东汉建宁三年(170)刻。画像左为墓志铭,志铭136字。河南南阳东郊出土!、《密县汉残石》(图27汉刻石。无年月。铭文残存8行.56字。有界栏。河南密县郊外农家墙基砌石中发现)等。同类相较.则《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挺拨舒展:《石门颂》潇洒滚利:《杨淮表记》蓬头乱服;《孟孝据碑》苍劲患肆。《许阿银画像志铭》生拙泼辣。《密县汉残石》空灵方劲。 这一类风格的最基本特点在不经意而出夭趣。书丹和镌刻均泼辣洒脱,不受拘束。 过去有些书家、金石学家称《石门颂》等一类风格的作品为“草隶”,不无道理。这类作品与汉简中的率意之作颇有近似之处。 5.清秀刚健 这一类作品结体方正、姿态优美.而笔画瘦劲。波碟、挑画形态尤为方切、夸张是其显著特点。如《阳嘉残碑》[东汉阳熹二年(136)刻。Ill东曲阜出上。铭文碑阳存11行,每行存7至10字不等;碑阴存3列,上列5行.中列12行,下列11行,每行115字不等1、《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立。在山东曲阜孔庙。铭文碑阳16行,每行36字.碑阴3列,每列17行.左侧3列,每列4行.右侧4列,每列4行】等,两碑笔法、体态极为相似,但前者放纵,后者工稳,并且前者的波碟、挑笔形态更为方劲斩截.又呈飞扬之势。 此类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虽清瘦方正,但不刻板,用笔极富于弹力,灵动而刚劲。清王淤《虚舟题跋》赞其“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决非虚评。 6.规整端庄 这一类型的作品,一般结体乎正,章法齐整,字形大小一律.点画均匀.且其形态用笔力求规范,不尚变化。这是汉隶经过千变万化归于统一,终至定型的标谁风范。代表作有《乙瑛碑》I东汉永兴元年(153)立。在山东曲9孔庙。铭文18行,每行40字]、 《西岳华山庙碑》【东汉延熹八年(165)立。在陕西华阴西岳庙中。铭文22行.每行38字]、《史晨碑》【前后碑。前碑东汉建宁二年(169)刻。铭文17行,每行36字。后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刻。铭文14行,每行36字。前后碑出自一人手笔。在山东曲阜孔庙]、《熹平石经》[东汉熹平四年(175)刻。为官方正定《六经》文字刻石,立于洛阳太学门外。共48石。近世出土残石百余方1、《尚府君残碑》东汉刻石。无年月。河南堰师出土。石断为三截,现仅存前二截。第一截存5行,每行30字.第二截存6行,每行30字等。同类相较.则《乙瑛碑》清秀;《西岳华山庙碑》沉劲。《史晨碑》疏朗.《熹平石经》方厚。《尚府君残碑》流畅。 这一路书风,在东汉桓灵时期达到鼎盛,虽工整之至,但亦各有韵致,尚不乏灵气相比之下,《熹平石经》已近板刻。再往后,魏晋时期的大最隶书碑刻,多为这一路风格的末流格局,不复有生气.可称道者只一二石而已。所以.东汉时的这一类型的作品,既标志着隶法成熟之顶峰,又标志着它正走向衰落。 7.婉丽圆畅 此类作品在表现点画的承启呼应上尤其用意.使之在点画形态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其用龟回转跃动,点画丰映且出锋锐利,形成独特的格调。代表作有《夏承碑》【东汉建宁三年(170)立。宋元佑时在四川资州出上。明嘉靖时遭地震裂毁。今存河北永年县者,为明嘉峭时知府唐耀重刻。铭文14行,每行27字]、《三老赵宽碑》【东汉光和三年 (180)立。青海乐都老鸦城白崖子出土。铭文23行,每行32字]、《王舍人碑》[东汉光和六年(183)立。山东平度县侯家村出土。碑身上段断去一截.铭文12行.每行19字不等I等。同类相较,《夏承碑》古厚。《三老赵宽碑》方劲。《王舍人碑》流畅。 这一类作品在汉隶中尽流美婉杨之能,与“方拙朴茂,、“清秀刚健”类型形成强烈对比。但正因其笔法灵活,有如行书般的流杨,故对唐宋时代的隶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正是这一风格类型在书法风格史上的价值。 书法的风格变异,往往在其体式尚未完全定型和规范化之时,风格最多,绚烂之至,这也是艺术情趣的扦发最为兴盛的时期。汉碑隶书风格的蔚为大观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众多的汉隶佳作及其风格成了后世书家取用不尽的宝藏。其中“规整端庄’一路左右了魏晋时代的碑刻隶书风格,终至衰落,必然地由介于真、隶之间的新体所取代。“婉丽圆畅.一路时隔数百年,在唐宋时代绽开新蕾,而“宽博苍浑’、 “方拙朴茂,、“豪放野逸,、“灵润潇洒,、“清秀刚健.五类.尤其是前三类.到了千余年后的清代碑学风潮中,滋育和成就了诸多的隶书大家。可见.这些汉碑在汉代书法艺术中不愧为伟大的作品,在书法史和书法风格史上,论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也不愧是伟大的作品。 近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大量汉代简犊,又使我们看到了这些碑刻隶书的本来面日。如《敦煌汉简》中的西汉《子和少4木简》之于《石门颂》、《杨淮表纪》.《绩纵镜简》之于《礼器碑》.西汉《武威仪礼简》之于《封龙山颂》.《定县汉简》之于《乙瑛碑》.东汉《扭帝诏令简》之于《孔庙碑》,可为范例。相互比较的结果,我们看到.简犊书法的结体、笔渐细出锋。这种体貌的形成,一者是顺应在青铜器上镌刻的特定条件。因青铜之硬度,为求镌刻便利,造成其书法在结体及其点画形态上的独特性。二者也是作者有意追求方正挺劲意趣的表现 《尤其是在点画一头方切、一头尖锐出锋的形态上),这一类作品在镌刻方面十分精巧。此外,这一笔势的基本特点,以及结体的某些对原小篆结构进一步减括为横直线的新组合方式,也正反映出汉代隶书的反作用。 第二类如《建昭三年行灯》(图29T),西汉建昭三年(前36)刻。铭文刻在灯的提手上。缪篆,亦有纯隶书参杂其间。3行,每行字数不等。共46字。 这一类作品.镜刻不甚经意,故笔画不似第一类挺劲,也不着意迫求一头方切、一头尖锐出锋的点画形态,只是随意刻去,或挺劲。或带曲,不加修饰,所以有的笔画粗3,有的笔画较细,笔画转折接搭处常表现出两笔间似接非接的虚实感。而结体大致为平方正直,随势变化.笔势转折十分贯气。由干其介乎篆隶之间的笔势贯气,使几个纯隶体的字参杂其间也十分协调,并丰富了其书风内涵。 第三类如《新莽铜熹量铭》(图30(D)。此器正面有81字总铭,每一种量器又各有分铭(此嘉量形制如《汉书·律历志》所记,“上为解.下为斗.左耳为升,右为合、而.)。 其铭文篆书平直挺劲,结体修长,而聚其上端,硫松其下部,字之构造悉为小篆,但其书法上却出新样。这种强调上聚下硫的体态,本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花体(鸟虫书)篆书变化而来,如前举《蔡侯盘》、《中山王髻鼎》等,加以比较即可明了。此外,同时的钱币铭文“货布,“大黄布千.等也为类似的上聚下疏体态,只是有些笔画作圆转书写而已。可见这种新体,是新莽政权的官府正统书体,但未及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即随着王莽的倒台而失用了。不过,在200年后的曹魏私印和300年后的东晋私印中又得到了再现。 第四类为手写体墨迹。以《武威渐细出锋。这种体貌的形成。一者是顺应在青铜器上镌刻的特定条件。因青铜之硬度.为求镌刻便利,造成其书法在结体及其点画形态上的独特性。二者也是作者有意追求方正挺劲意趣的表现 《尤其是在点画一头方切、一头尖锐出锋的形态上),这一类作品在镌刻方面十分精巧。此外.这一笔势的基本特点,以及结体的某些对原小篆结构进一步减括为横直线的新组合方式.也正反映出汉代隶书的反作用。 二、东汉碑刻筱书 秦代小篆在书法风格上有三大类型.一为庄乘至极,如《泰山刻石》、《琅娜台刻石》、《阳陵虎符》等.一为随意天然,如大量的权最上的《秦始皇二十六年诏铭》;还有一类介于前述两种极端的风格类型之间.用笔结体既比庄重一类轻松灵活,又较随意一类工整,如《十二字瓦当》、《海内皆臣砖》等。到了汉代,篆书的书法风格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笔法、结体、章法诸方面更为花样翻新。 随着隶书的使用普及于社会生活的上上下’F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隶书对作为古体在某些庄重的用途上继续使用的篆书也产生了积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首先表现在某些篆书偏旁构造的隶化现象11其次表现在与前者相应的屈曲盘回、随外形增减笔画的结体方式上.第三则表现在某些篆书点画用笔的隶法上。由上述三点,尤其是前两点因素,造成了汉代新生的篆体—缪篆。并且这一种体势及其笔法特点成了汉代篆书的主要风格特征。尽管汉代也有遵循小篆法度的篆书作品,但已成为支流。在篆书领域,汉代是缪篆的天下。此外.汉代还出现了少数结构上纯为小篆,而点画形态上夸张地表现手写体特征,因而似鸟虫书(科斗文)的作品。可知,汉代篆书大致上为三种类型:缪篆为主,小篆次之,鸟虫篆再次之。汉代篆书的表演舞台就现有资料考察,主要在碑刻、铜器杂件、砖瓦等。下面作分别论述: I.碑铭 现存主要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少室石阔铭并额》、《启母石阔铭》、《延光残碑》、《议朗等字残石》等。其中,《启母石阔铭》体势平板,形工而气乏,《少室石阔铭》只是格守小篆法则,虽不至板刻,但无新意,均可不论。 《袁安碑》I汉和帝永元四年(92)立。存10行,每行15字。1929年重新发现于河南1a师)、《袁敞碑》【汉安帝元初四年(110)立。碑上下均断缺,存10行,每行五5至9字不等。1922年出土干河南僵师!的书法如出一人之手。结体匀称宽博,笔势婉和而内刚,笔画团匀劲韧,有些偏旁笔画的写法打破小篆常规,原应两笔接搭为一圆匀整体之处,这里明确分笔书写,此为受隶书影响所致。另如“二,、“五”、“三”等字下部横画收笔一端向下伸展一段,为汉篆中新法,秦篆中未见。这两件作品丰满流美,为汉代小篆精品。 《祀三公山碑》【汉安帝元初四年(110)立。铭文10行,每行14至23字不等。在河北省元氏县]在石刻汉篆中最为奇特。其书法篆、隶相杂而以篆法为基调,有庄A之象,并以隶笔解散某些篆体结构,又增加随意性的笔趣。这件作品横乎竖直,体势开张而兼以圆转,并强调地运用一定的隶法,气魄雄大并有野逸之趣,艺术境界极高.晚请以后书家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都从中获取某些成分,拓展白己的艺术。尤其是齐白石老人获益最多,此碑书法与他的性格、气质正相吻合,他便以此为基础再融合秦汉六朝各种碑版,创立了自己沉雄博大的风格。 《延光残碑》〔汉安帝延光V9年(125)立。上题5字,下5行。有栏界。每行字数不一,漫涤过甚】字形有长有短,结构为篆,笔画横平竖直,多方折,似笔笔布满,字字相接,整篇充实朴厚,个性强烈。 《议朗等字残石》(存残石两块,上、下、右皆断缺。一石存10行,一石见4行,二石可辨者共30余字)则疏朗清秀,用笔、结体轻松随意,章法齐整,稍有纤弱之感。 2.碑额 汉代风气,一般以工整的隶体书写碑文,以篆体书写碑额。《少室石阔铭》碑文、碑额皆用篆书.为特例。碑额以篆书为之,这在以后历朝都较普遍,即使碑文已改用真书甚至行、草书,碑额仍以篆体为多。汉代碑额,著名的如《少室石阔铭额》、《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额》、《郎中郑固碑额》、《泰山都尉孔宙碑额》、《西岳华山庙碑额》、《鲜于磺碑额》、《武都太守李俞西狭颂额》、《闻熹长韩仁铭额》、《尹宙碑额》、《三老赵宽碑额》、《白石神君碑额》、《郑季宜碑阴额》、《张迁碑额》、《赵蓟碑额》、《尚府君残碑额》等。大致可分为六种风格类型: 第一类有《尹宙碑额》l东汉熹平六年(177)刻。题额“汉故像州从事尹君之铭”篆书2行10字,出土时上截已残,仅存“从“、“铭.两字】、《三老赵宽碑额》【东汉光和三年(180)刻。额题“三老赵振之碑’篆书6字!、《武都太守李翁西狭颂额》 [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刻。额题“惠安西表’篆书4字]、《郑季宣碑阴额》[东汉灵帝中平二 (185)刻。额题“尉氏故吏处士人名.横列篆书1行8字1、《泰山都尉孔宙碑倾》【东汉祖帝延熹七年(164)刻。额题“有汉奉山都尉孔君之碑,篆书2行10字1、《西岳华山庙碑额》【图31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刻。额题“西岳华tU庙碑”篆书3行6字]、《郎中郑固碑额》【东汉桓帝延熹元年(158)刻。额题“汉故郎中郑君之碑,篆书2行8字】、《赵勤碑额》(碑文年月残缺.额题“汉故郎中赵君之碑’篆书1行8字)等。 这一类作品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其结构为正规小篆,二是其点画用笔着意表现手写体的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各尽变化。最为精美者为《尹宙碑额》和《三老赵宽碑额》。前者修长,尤夸张纵向下垂笔画的肥笔形态,用笔锋锐流丽,姿态炯娜。后者端方,笔画婉转而强健,笔锋锐利,肥笔形态结实。其他如《武都太守李翁西狭颂额》悠肆.《郑季宜碑阴额》和《郑固碑额》、《泰山都尉孔宙碑额》端正,《西岳华山庙碑额》圆杨等,各有风格。 第二类为《张迁碑额》【图32东汉中平三年(186)刻。额题.谷城长荡阴令张迁表颂’篆l亏2行12字]。其书法在篆隶之间;屈曲回环的结体方式和小篆的墓本用笔,部分偏旁结构和一些点画形态尤其是波碟为隶法。其次,其章法字与字上下紧接并交错安置,颇见作者的艺术匠心。二行篆书优如绚丽的花边图案,其盘回曲折的线条运动如一股气在运行,显示出无比的力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众多的汉碑额书法中闪耀着奇光异彩。 第三类为《尚府君残碑额》(东汉晚期刻。额存“甘陵相尚府君之碑’篆书8字)、《闻熹长韩仁铭额》l东汉X帝熹平四年(175)刻。额题“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篆书2行10字1、《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I东汉顺帝汉安二年(142)刻。额题“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篆书2行12字1。其书法体形多方正.刻工以《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额》为草率,笔画虽流畅随意,但有单薄之感。而 《韩仁铭碑额》和《甘陵相尚府君碑额》书、刻俱精到。前者用笔圆畅,下垂笔画如垂露,体态婀娜.柔中有刚,后者用笔方圆相兼,挺劲而灵秀,下垂笔画多出锐锋。 第四类为《鲜于磺碑额》【图33东汉植帝延熹八年 (165)刻。额题“汉故雁门太守鲜干君碑,阳文篆书10字】。其书法个性强烈.字形大小一律,字字为一方块,排列齐整,结体守黑布白匀称充满,而笔画横平竖直,两端方切,由于其书法虽挺劲平匀但不失笔势上的运动感,所以方正端庄而有风神,具有如同汉印的形式美。第五类为《白石神君碑额》I东汉灵帝光和六年 (183)刻。额题“白石神君碑”篆书阳文5字]。其书结体宽博方正.笔画肥厚,起笔一端表现出落笔承上一笔之势的形态,并使之装饰化。整个书风威严雄壮,似有壮士气概。 第六类为《少室石阔铭额》【图34汉安帝延光二年(123)造。在河南省登封县。铭文22行,一行4字。有额6字l在碑额篆书中风神特出.诚可谓大家手笔。其结体修长,摆布匀称.笔画瘦劲而不刻板.随势有弧曲之变化.故虽细长.却如钢丝,颇有坚韧之弹力感,其高妙之处在《泰山》、《琅琊》诸刻石之卜。清代有书家写小篆须将笔锋剪去,或将笔肚胶裹,以秃笔头拉线,有时一笔未完吊已尽,还得沾墨接写,实为迁腐,腕底无能,现在想来,殊为可笑。写小篆不可板滞.运笔仍须以势领带,品赏《少室石阔铭额》应当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