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品质,只有“道”能决定。我们说“道”是没有形状的东西,没有一个具体的实体。它像是在梦中一样模糊不清,但其中却隐藏着形象;又像是虚无缥缈,但其中却包含了实物。它深不可测,像是一片深渊,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奥秘。在这深渊之中,有着最微小、最精细的元素,这些元素非常真实,它们是可以信赖的,从古至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道”的名字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依靠它,我们才能探究万物最初的情况。我怎么知道所有事物开始时的情况呢?正是通过对“道”的认识。
[注释]
孔:大。
德:“道”的表现和作用。
容:运作、形态。
恍惚:似乎如此,不清楚。
象:形象、具象化。
窈兮冥兮:窈,很远且难以看清楚;冥,暗昧且难以测度。
精:最微小的本质或极细微的事物性存在形式中的最小部分。
甚真:非常真实。
信:信任或可信的事物,是真的,可以相信的事情或事物性状态。
从现在一直到古代,“道”的名字从未被遗忘,而我们通过它来观察所有事情起源。我怎样才能了解一切事务和万物最初的情况呢?就是通过对“道”的理解。
[延伸阅读1]
王弼《老子注》:
孔德之容,即空也。只有当我们将自己置于一种空灵状态时,我们才能够顺应自然而行走于宇宙之中。“道”并非拥有某种明确形态,它更像是恍惚之间出现的一切现象,而这些现象随后转化为了实际存在的事物。这意味着万事万 物都是从一无所知的地方开始,然后逐渐成长并变得复杂,最终达到其完美境界。但即便在这种完美之中,也仍然藏匿着它们最初那一片混沌与不确定性的痕迹,因此我们的描述仍旧充满了恍惚与迷雾。而在这一片迷雾里,有着那些根本性的精华,这些精华实在太过真诚,以至于任何欺骗都无法侵蚀它们。此外,由于这些原始素材始终保持其纯净无瑕,所以我们就能依据它们来判断哪些事情是真的,哪些是不假。
自古至今,那个名叫“ 道”的东西从未消失过,即使到了今天,它依然如同先前那样坚持不懈地指导人们去探索每一个初期阶段。在这里,“众甫”指的是初始阶段——是一个充满可能性但尚未成型的空间。当我们试图用语言去描述这一初始阶段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试图揭开世间万千变迁背后的神秘面纱。而我如何能够领会到这一点呢?答案就在于我的认知过程——我用心去感悟那个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大智慧。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
孔德之容,是因为有了“道”,所以才显露出来。“ 道”本身没有固定的形状,却能够成为一种力量,一种行动,使得德(善)得以展现,因此称为见证者,用来观察众多事务发生变化的人。但如果进一步推究,每件事情背后的容器,也只不过是" 道"对那些现存对象的一种展示罢了。这就是为什么说" 道"对于一切可能产生影响,并给予它们生命力,让他们逐渐显露出来,不管这些结果是什么样的,都必定来自恍惚之间出现的一切幻影或者实际存在的事物。如果你把这想法推向极致,你会发现,在整个宇宙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能逃脱出恍惚的地步,因为这是宇宙运行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你的思维触及更高层次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基本、最纯粹的情感,其本质并不受时间限制,他们具有持续不断地表达自己内在价值所需共鸣的心灵契合。你如何知道这些初级状态中的秩序吗?答案就在于这样一种直觉洞察力,让你明白这种秩序乃是一种普遍法则,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公正可信不可篡改的地基。你可以看到,就算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这份命名也是稳固而不易改变,因为尽管时代不同,但是这份核心精神始终如一,不曾动摇也不曾放弃—-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上的恒久流传。此外,你还要问自己,为何你们总感觉不到那个超越凡人的视角,从那里可以看透一切诱惑,同时拥有一颗既包容又坚定的心灵—-答案就在此处,那个视角不是别人讲述,而是我自己的内心回应,用我的方式捕捉那种静谧而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