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自然中的道家禅语经典
大道流布无边,左右上下无所不及。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功业圆满却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之为“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宰可以称之为“伟大”。正因为他并不自认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其伟大、完美其伟业。
[注释]
汜:广泛或泛滥。
不辞:不说三道四,不推辞、不辞让。
不有:不自以为有功。
衣养:覆盖,衣被也指覆盖。
不为主:不自以为主宰。
常无欲:一本版中无此二字,此乃衍文。
小:渺小。
大:伟大。
[延伸阅读1]
王弼《老子注解》:
大道遍布,无处不可左右,上下周旋,无所不能。这是因为天下的变化都在这个大的法则中运行,而用它来治理世界时,也没有什么是无法解决的。万物依靠它而生,而又毫无抵触情绪;完成了事业,却没有要求得到任何回报。衣被着全宇宙的生命,但又并不以此作为自己的所有;始终保持一种淡泊忘我的心态,这就是可称之为“渺小”的原因。而且,因为人们不知道这些生命从哪里来,因此天下总是那么平静,没有过多的欲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些生命就会像拥有者一样对它们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它们看作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同样地,万物都会回到这个法则中去,并且都不试图成为自己的主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将它们视作“伟大的”原因。而由于他们从未试图成为主要力量,他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他们的目的,即使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能做到这一点。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读》:
大道广泛流布,无所不可,无需考虑得失,因此它在上下左右周围,从未离开过任何地方。 万物恃助于生长但不会拒绝,它们努力工作后也不会追求名声和利益。世间之所以存在生物并不会拒绝帮助,其实质就在于人们将其视作己有的宝贵财富。而世间之所以存在避免某些东西并不会占据那东西,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拒绝帮助与否生的结果,只有那些依赖于生长,不追求名声与利益的人才符合这条道路。这就是为什么圣人最终永远不会为了权力争斗或者影响力争夺,他才能成功达成他的目标,即使是在面对艰难险阻的时候也是如此。大到足以产生巨大的动力,大到足以支配其他一切的大量行动,却仍然显得微不足 道,因为只有那些真正理解到了这种深刻内涵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他继续不断地学习,并最终获得了完全掌握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超越了一切寻常生活状态,让他变得更加强壮和更具领导力,使他能够应付各种挑战,在每一个方面都展现出卓越表现。此外,他还学会如何使用正确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同时保持内心宁静。他通过不断练习这种智慧,最终变得非常高明。在许多情况下,他需要承担起重要责任,但是他的行为总是一致、一贯,是基于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在关键时刻,当他必须做出决定时,他通常会选择最合适、最安全、以及效率最高的选项,以确保成功并避免失败。此外,他知道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比如金钱、时间和人脉,以最大化他的机会。他很懂得怎么处理好关系,以及如何建立信任,从而形成一个坚固的地基,为未来提供支持。他了解人类心理学,并善于运用这一知识来指导他的决策过程,有时候甚至直接影响别人的想法和行为。当有人提出批评或反对意见时,他倾向于耐心倾听,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回答,而不是简单地驳倒对方。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开放的心态,对新思想、新观念持开放态度,将不同的文化融入生活方式中,使自己更加全面发展。他既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又是一个卓越的人类社会成员,因为他懂得如何平衡个人的需求与集体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的价值,同时也尊重团队合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