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需因时而变怎样做到无欲则刚物品选择须谨慎

夏日养生需谨慎,如何才能在炎热中保持健康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夏不坐木,冬不坐石”的道理。这个世界上万物循环往复,一切事物都有盛极而衰的规律。正当天气最为酷热之时,也是阴气初生之际,因此我们不能贪图凉爽,而应让身体自然出汗来降温。

所谓“夏不坐木”,实际上是因为在高温和湿度大的夏季,如果使用久置露天的木制品,如椅凳等,它们会吸收大量湿气,在太阳照射下散发出来,这会导致皮肤病、风湿关节炎等问题。而且,如果在炎热中吃过多冷食,不仅影响了营养的吸收,还可能引起胃肠痉挛和腹痛。

到了炎热的午后,我们通常急于消除体内的汗水,以迅速降温。但如果突然用冷水冲浴,这样做反而可能导致全身毛孔闭合,使得体内积累的热量无法释放,从而造成高烧甚至休克。此外,当我们的抵抗力下降时,就容易被感冒侵袭。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擦干或待汗完全蒸发后再洗澡。

此外,在长时间出汗之后喝下大量冷水同样是不明智之举,因为这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稀薄,引起心慌、气短或虚汗。在渴望饮水时,我们应该先小口慢饮,并间隔一段时间,再次补充以避免这些副作用。

由于夏季昼夜交替频繁,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夜晚仍然酷热,可使人感到疲劳不安眠。这时候,每个人的身体系统都需要休息,所以中午睡觉对健康大有益处,可以帮助防止中暑。

当然了,空调可以提供舒适环境,但若室内外温度差异过大,对室内外环境变化敏感的人易患伤风或感冒。此外,如果没有足够通风换气,便会产生浑浊空气,有利病原微生物繁殖。如果个人抵抗力低落,那么疾病就更容易侵袭。因此,在使用空调时应尽量控制室内温度与室外之间不要太悬殊,最好维持摄氏5至8度左右,即使最高也不能超过10度。

随着天气变迁和生活习惯改变,我们养生的方式也应当随之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