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夏日的炎热与湿润,正如世间万物盛衰循环一般。天气最为酷烈之时,也是阴邪初生之际,因此,我必须谨慎,不可贪图凉爽。我明白,“夏不坐木”,因为木材在高温和湿度下,容易散发出湿热,引发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在这炙热的季节,一旦胃肠受到过多冷食刺激,就会加速消化,使营养吸收受损。此外,由于体内热量难以散发,如果突然遇到寒凉,可导致胃肠痉挛、腹痛。
人们常因急需消暑而冲着冷水浴,但这样“快速冷却”实际上可能使身体无法有效排出汗液,从而导致高烧和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目眩甚至休克。更有甚者,在抵抗力低落时,更易感冒。而正确的做法应先擦干汗或待汗干后再洗涤。
此外,当夏日炎炎,我们出汗较多,却又饮用大量冷水,这将增加心脏负担,造成血液稀释,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因此,我应先饮少量水,再停歇一段时间再补充。我还知道,在长夜短日中新陈代谢旺盛且疲劳易产生,所以中午小憩对健康大有益处,可以让身体各系统得到休息,同时防止中暑。
空调能带来舒适,但室内外温差太大也容易伤风感冒;若不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则空气混浊孳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对于抵抗力降低的人来说尤其危险。因此,我应在使用空调时避免室温变化过大,最好保持摄氏5至8度之间,以维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并预防疾病。
随着气候变化,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需要相应调整,而养身保健同样要因时而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