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10大名句对偶解析

老子的道德经:兵力与天下之争,智者不以武强天下,其事必有回报。军队所至之地,荆棘生长,大战之后,一定会带来灾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目的就足够了,不敢借助强大的兵力去逞强好斗。当成功时,不自夸耀,也不因胜利而骄傲,因为这都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在必要时使用军队,但不要过度依赖它们,以免成为软弱和失败的根源。物质在其最为强盛的时候终将衰老,这是违背“道”的法则,而违背“道”的事物很快就会消亡。

[注释]

其事好还:指战争后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报复。

凶年:指由于战争导致的荒年或灾年。

善有果:成功达到目的。

不敢以取强:不会为了追求更大的力量而进行无谓的战争。

物壮则老:指即使拥有极大力量,也会随时间衰败,最终走向灭亡。

[延伸阅读1]

王弼《道德经注》:

依靠“道”来辅佐统治者,不仅不能通过武力征服世界,而且即便是真正遵循“道”的君主也不会通过武力征服世界。这就是说,“士”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凶恶,就像荆棘一样,在他们到达的地方生长。大军之后,必定会带来灾难年的到来。这里说的“士”,是一种能造成伤害和破坏的事物,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只能造成损失和破坏,因此它被比喻成荆棘一样出现在军队后面。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

圣人用兵,都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行动。他们并不为了获得更多的力量而去征服整个世界,即使偶尔能够胜利,那么这种胜利也一定会遭受报复,如楚灵、齐湣、秦始皇、汉孝武等人的例子,他们虽然杀死了自己,但最终还是遭到了自己的家族受到惩罚。而那些因为使用武器而导致死亡的人,更是没有逃脱这个宿命般的结局。而且,无论是谁都无法避免这些悲剧发生。这表明只有当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我们才能考虑使用暴力的手段。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避免过分自满或炫耀,因为那只是掩饰内心深处对失败可能性的恐惧。此外,当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时,我们应该保持谦虚,并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伤害,从而避免更多不必要的问题产生。最后,所有事情都必须按照自然界运行规律发展,有些东西虽然看似非常坚固,但最终都会变旧并消亡,而那些试图违抗这一规律的人,最终只能迎接早日死亡的一幕。

因此,如果我们想实现真正永恒稳定的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习如何适应变化,而不是试图控制一切。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为了短暂地占据权势或者想要展示我们的能力,那么这样的行为只不过是在不断寻找痛苦与毁灭的手段罢了。而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尊重自然界中的秩序,以及它如何运作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更加谨慎,从而避免无谓的大规模冲突和战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享受一份宁静安稳的心态,同时仍然维护社会秩序,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过,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放弃那种追求绝对权威和控制欲望的心态,并接受现实中存在着不可逆转的事情。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对于战争以及其结果持批判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它提醒人们思考是否真的值得牺牲生命财产,以及是否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