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也。事伏生,授倪宽。宽又受业孔安国,至御史大夫,自有传。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欧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於宽。
欧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於广饶县千乘郡千乘县的王侯世家,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在中国历史上,《尚书》欧阳氏学比较出名,有“八世博士之学”的美称。这八世包括了伏生的弟子容(即欧阳生)、巨、远、高、仲仁、地余、高子孙高政等七代,并且每一代都以治《尚书》著称,最终由曾孙高子孙地馀成为博士。
在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五十八/百衲本中记载了这一家族的历史,其中提到济南伏生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及千乘欧阳生,这使得《尚书》的学习和研究更加普遍化。此外,在南朝宋·范晔《後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武英殿本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即鲁人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授都尉朝,为《尚書》古文学,但未能立成正统。
这个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这段悠久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他们不仅是优秀的官员,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者。在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的祖先——歐陽修在他的作品中提到了這個家族歷史,他說歐陽氏源自禹,而禹之后有越王勾践,以及无强者为楚成王所灭,无强之子皆楚封,其中的一支居住在青州北的千乘县城,这就是今天广饶县城。而这些北迁后的欧阳后裔,他们世代定居于此,与地方上的其他士族家庭并存,并逐渐受到皇帝的认可和重视,从而成为当地的一个贵族阶层。
他们通过研究与教授将这种文化知识深入社会,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人们,还影响到了后来的几百年,以至于现在仍然有人对他们留下来的宝贵文献进行研究与探讨。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会尊敬并向往这样的智慧与文化,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一种超越时间限制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