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梅花山腹地连城、上杭、龙岩交界处的客家人,在他们的婚礼中有着一项独特的习俗——百子盒。据长者回忆,这种风俗已被传承了数百年。
在这一带,新郎迎接新娘归来时,会燃烧松明和炮竹,张灯结彩。新娘入门后,就由证婚人引导在神龛前焚香行夫妻之礼。拜堂后,新郎、新娘同进入洞房,而慈祥的老妈妈则撒下花生、豆子、米花和红枣,并邀请三五个孩子进洞房抢食物,这是一种“早生贵子”的寓意。
当天,全村都充满了喜悦气氛。在午饭之后,一阵锣鼓声响起,便是开百子盒表演。这通常由新郎的舅舅担任主角,他站在厅中央,用一种学术讲台般庄严的声音祝福,并以其才华博取笑声。此举既能增添酒席上的乐趣,也能考验舅舅的胆量和口才。
开百子盒不仅成为这地区婚俗的一部分,还成为了观众期待的一个环节。一旦锣鼓声音响起,宾客们就会聚集到大厅观看这个精彩绝伦的情景。在司仪官话(汉剧道白)的引导下,舅舅走向八仙桌,从中抽出一个装饰精美的木匣,即所谓“百子盒”。随后的场面就像是一个正式课堂,每个人都屏息静听。
随着司仪宣布“请大老爷升堂”,整个场合陷入了沉默。一位经验丰富或勇敢的人可能会自信地进行祝词,但初次尝试或性格内敛的人则可能显得紧张,不稳定,有时还会因为紧张而说错话或者脸色变换,让人捧腹。这也正是开百子盒吸引人们参与其中的一个原因之一:它既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乐,又能测试参加者的智慧和勇气。
随着音乐再次响起,此刻宾客们开始散发给孩子们盛放于箱中的零食,如花生、桂圆等,这也是对未来的好预兆。当所有事情结束后,大伙儿又重新坐下来继续划拳敬酒,将友谊与联姻之间的情感深化。此情此景,使整个村庄笼罩在喜庆与温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