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风俗作文宁都南云中秋仿若游火龙

宁都县洛口镇南云村,传统民俗如诗,如画。这里的卢姓家族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闻名遐迩。据古籍记载,在一个遥远而又充满传奇的中秋之夜,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条火龙和一只火虎,它们与瘟神展开了壮观无比的斗争,最终将瘟疫驱逐于人间。在感激这两位神勇英雄的情绪下,村民们建起了“火龙庙”,并定期举行“游火龙”活动,以此表达对它们无尽崇敬。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每晚都会有7支由孩子组成的小队在各户家门前展示他们手持毛竹稻草制成的虎头,并点燃线香,带来吉祥和好运。这段时光里,“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这样的童谣声响彻全村,让人们心情愉快、生活充满希望。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活动演变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禳火虎,然后是禳火龙。在第二个阶段,一群壮汉拿着长长的竹篙,上面缠绕着热油浇过的纸卷,再次点燃,将竹篙化作49条腾飞在天上的火龙。这个场景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也让人仿佛见证了古代战胜瘟疫的一幕。

接下来,每支队伍依次带着这些高高举起、如同白昼般照亮夜空的竹篙 火龙进行巡游。此时乐队的声音、鞭炮声交织在一起,为这个节日增添了一份特殊气氛。而当这些团体走过每一个角落,当众人的目光聚焦于那些跳跃升腾的人影,那种力量与希望似乎就要触手可及。

最终,在祠堂前的宗祠门前,他们将这37米长、高3.5米宽的人形巨兽放置起来,这便是南云村中秋节上最显赫的一幕——“竹篙行进‘游火龙’”。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江西省保护名录,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文旅项目。(龚映华/文钟小春胡冬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