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客家文化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魅力。《宝安县志》记载,1979年深圳建市时期,客家人占了原住民的六成左右。他们最初于宋元时期进入深圳,而大规模迁入是在明末清初。在盐田、龙岗、龙华、坪山、大鹏、罗湖、宝安和南山等地,他们留下了一批众多的客家民居建筑,其中保存至今的有300多座。
其中,大鹏所城是糅合了客家和广府两种建筑风格的地方。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这里曾是著名的战争要塞,因此得到了“鹏城”的外号。大鹏所城即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南门西路。
而在深圳现存最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群——鹤湖新居,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广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聚落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龍崗鎮羅瑞合村(靠近龍園路),甘坑客家小镇则是在原来具有350多年的甘坑村基础上改扩建而成。这一地区拥有众多古建,其房屋错落有致,如同画卷一般美丽。此外,还有炮楼、碉楼等风情建筑融于山水之中,与几百年的老屋形成一种独特文化载体。
另一个著名的是大万世居,该聚落位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立,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每角设有炮楼,有高高围墙相连,并以走马廊相通。大门向南开,有塑造的大字“大万世居”。每年都会举办盆菜宴,以及祭祖和舞麒麟活动,为热闹非凡的一幕。
观澜版画村则位于中国木刻运动先驱者陈烟桥故乡—观澜街道牛湖社区,其风格为典型排屋形式。而在宝安区观澜大水田 龙田世居,不仅保存了最完整的围屋,还会有黄氏组人回来祭祖,每边都环绕水域与正面的哨岗亭形成严密防御结构,如同欧洲中世纪古堡花园般精致细腻。
最后,在坪山新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高岭古村,可以找到奇特结合西洋元素的地主庄园式居民点,而新乔世居则是一座由黄姓家族于1753年建立,以石刻标示其历史深厚。而茂盛世居作为中国五大民宿之一,是典型的人文景观,也承载着梦想故事。
这些地方不仅提供了一处放松身心的地方,也展示了人类对传统生活方式持续追求与尊重的心态,让我们在忙碌现代生活中偶尔停下来,对过去充满敬意,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变迁带来的不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