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人们常谈论松口声和松源声的差异:松口声如同糯米羹般柔软,而松源声则硬朗如棺材钉。从地理位置看,松口和松源相距不远,但他们的语音差异却颇为明显。然而,客家话中“棺材钉”的含义并不仅限于钉子,还可以比喻外壳坚硬的山坑螺。
如果要询问整个梅州哪里的客家话最为硬朗,许多人会一致回答是五华话,因为“五华阿哥”以其打石头的能力而著称。在历史上,五华曾是著名的石匠之乡,那里的人们以其力量而闻名,因此“五华阿哥硬打硬”这一说法便广为流传。
虽然兴宁与五华方言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梅县人并不会将兴宁话视作“硬”。这是因为尽管两地方言存在差异,但兴宁和梅县的声音抑扬顿挫仍旧保持一致。此外,由于自媒体视频流行时期,大量搞笑视频使用的是兴宁话,这也导致了对兴宁人的开朗幽默印象。
至于哪里的客家话最为“软”,很多人会选择绕绕韧韧的梅县“松口声”。这主要因为松口是粤东、闽西客家出海下南洋必经之站,其方音历史影响力深远,并且在曲艺方面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如有客家俗谚:“自古山歌出自(从)口”。
因此,不同地区的人对于一种语言是否更偏向于“软”或是“硬”的观点,是受众多因素影响,如历史、经济以及个人主观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