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理论之宇宙本源原始黍米五雷诀正确口诀的智慧之珠

《度人经》中,元始天尊通过《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记录了其开示之时,“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一同至”,各国男女倾心皈依,来者如细雨密雾,无数而不可计。国土因众多修行者聚集而偏陷,元始天尊悬空玄中一颗黍米般的宝珠,将十方无极真神纳入其中。这颗黍米之珠,如同宇宙本源,无鞅数众皆可容纳。

据陈碧虚注解:“旧说以珠表清虚之体,黍米馨香百谷之长。”这颗小小的黍米宝珠,却能包容一切,是道家修炼中的高深境界。去地五丈,即离世俗欲望远离,这是元始开示法教的一种方式,或显示物归根,或变化威灵,使人慴伏。而神通自在,真应无穷。

道教将元始天尊视为虚无大道的根本,我们常见到的形象就是手持此宝珠。古代注释多指出黍米之德,但笔者认为它仅仅是比喻,用以说明此宝珠微小却包含广阔。此即宇宙未开辟前的混沌状态,也即万物生成之前的本源。

内丹家则将此比喻为丹母——真一炁凝结成一粒 黍米大小的珍贵实体。在他们看来,此炁乃生化万物之根本,与科学理论相呼应: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它们也是从更基本的事物——夸克演化而来的。如果我们把这些事物想象得集中在一个非常紧凑、很小的空间里,那么这个空间就像是那个最初的大爆炸之后扩散出来的一切东西所必需的一个“种子”。

科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共鸣,在探讨宇宙起源和生命产生时,都会涉及到关于创造力的思考。在这种意义上,《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描述不仅哲理丰富,而且符合现代科学对宇宙起源和演化过程的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