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拙,号华盖真人,是一位在唐宋时期活跃的道家思想者。他自幼便在罗浮山出家修行,后来拜师李哲玄的师兄青精真人为师。《太清宫志》中记载了他与李公守中子相遇并留居崂山太清宫的事迹。在那里,他曾建了一座庵供奉老子的像,并因当地多虎而命名为“驱虎庵”。
宋朝时期,刘若拙因其道德修养和智慧被召入京城任左街道录,并被封为“华盖真人”,负责肃清道教中的不正之风。他的善于服气和年事已高仍能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也受到了朝廷官员的赞誉。
然而,不久之后,刘若拙坚持要求返回崂山,他最终得到了朝廷的允许,并且获得了大量资金用于建设自己的道场——上苑宫,同时也重修了太清宫和新建了上清宫作为其别院。此举标志着崂山太清宫成为正式的一处道教圣地。
在崂山期间,刘若拙吸引了众多求道者,他挑选了一些学生传授道法,并继续出游探索。据明黄宗昌《崂山志》的记载,刘若拙直到去世前都显得非常自然,没有任何变化,最终在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于即墨逝世,被葬于即墨县东关高真宫前的墓穴,这个墓穴至今仍是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