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无欲则刚悟透一个也非凡人所能

文章作者:琢磨君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对传统哲学、科学、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道德经》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后世誉为“万经之王”。鲁迅先生说:“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因此,我们即使再忙,也要抽空读一读《道德经》,学习借鉴古人的大智慧。

但我们又该如何读懂《道德经》呢?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主要阐述了两个“道”,我们若能悟透这两个“道”,也就读懂了《道德经》。你若能悟透其中一个,也不是一般人!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天之 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了“天之 道”,他认为“ 道”存在于宇宙之中,但是人们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因为“ 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 道”。 “天之 道”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老子认为天地间四者都是宇宙间的大,但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 道’法自然”。即:人类应该顺应天定的规律,而非逆其自然;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非违背它们;顺应最终归于平衡与和谐的一切事物,而非追求短暂的个人利益或权力的扩张。

何为 “ 天之 DAO?” 老子在 《DAO 德 经 》第七十三章说:“ ‘ 天 之 DAO’ 不争 而 善胜”,在 《DAO 德 经 》最后一章最后一句话又强调:“ ‘ 天 之 DAO’ 利 而 不害”。

由此可见,“ 天 之 DAO”就是:不争、利而不害,不与万物争抢,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会伤害它们。因为这样,它们才能长久生存下去。这便是像第八章中所说的 “ 上善 若 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会与他们相争,只是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因此最接近于 “DAO”。

圣人 之 Dao;

阅读 《DAO 德 经 》的时候,我们会常常看到这个词眼——圣人,这个词眼为什么频繁出现?

因为老子曾任周王朝图书馆长,他研究过很多杰出帝王治国理政经验。而他写这本书时,是为了告诉帝王们如何治理国家。他把这些帝王比作是圣人,所以说,《DAO 德 经 》便是所谓内圣外王之学!

何为 " 圣人 之 Dao" 呢?

讲白了,就是帝王们怎么样治理国家! 老子的先悟透了 " 天 之 Dao" 然后推演到 " 圣人 之 Dao" ,告诉大家怎么样 " 法然 自然" !

比如说,他知道 " 天 之 Dao" 不争且善胜,那么他同样认为 " 圣 人 的行为准则也是如此。

所以,在他的教导里:

聖人的行為應該是不爭。

他應該從大自然學習做事情。

他應該像水一樣柔弱,但卻可以勝過一切強大的對手。

總結來說:

结束语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请关注账号,并点赞评论转发支持哦!

分享链接

关于我

我的专栏

#琢磨君 #国学文化 #生活智慧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者想要探讨更多内容,请随时留言或私信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