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联趣味谈 道教混元咒源自经典在社会流传奥妙共赏

在古今医林中,有不少赞颂名医之医德、医术的佳联妙对,也有许多名医自撰联抒发胸臆,或论医道奥妙,或抒人生感悟,或铭医德箴言,或题警世哲语……联语寓意深刻,脍炙人口,耐人品味,久传不衰,至今犹能启迪后世。然而,在社会大众中,对于这些美丽的文字往往知情甚少,这些对联中的智慧和高尚的情操,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和学习的。

清代浙江宁波著名中医范文甫曾题于其门诊的一副门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这句话表达了他慷慨仗义,不吝钱财,对贫者常施诊赠药,倾其所有亦不为意的高尚醫德。此外,还有一位湖南湘乡郎中的对联:“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两者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其高尚的醫德醫風。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湖北武当山醫聖祠中的對聯“立論活人,当年無愧諡醫聖;善書妙說,今日有情頌良方。”看出东汉张仲景既是一位造福一方百姓的长沙太守,又是悬壶济世、万民称赞的神醫。同样地,从陕西藥王山中藥王庙内的一副對聯“一錢罄矣還栽菊,可見其以儉為貴”,可见明代安徽休寧縣名醫吴士彪仗義疏財、扶貧濟困,其生活虽清苦,但情懷高雅。

最后,从江苏孟河医学派奠基人的御聯“著手成春萬家生佛;婆心濟世,一路福星”,我們可以看到费伯雄學養宏深、學術卓越,他曾兩次被召入京為皇太后治療肺痈和為道光皇帝治療失音,都獲良效,因此被尊稱為“首席名醫”。

通过这些美好的词句,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医学家的品格与风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大师应有的形象——既是在学术上不断追求卓越,又是在做人的时候保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这正如那位老中医与徒弟之间流露出的真挚友谊和相互尊重,那样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