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清明道真人白玉蟾探寻自然中的道教最高神仙之谜

我,白玉蟾,公元1194年至不详之间活跃于南宋时期。我的本姓葛,名长庚,但因继承白氏而又被称作白玉蟾。我有多个字号,如晦、紫清、白叟,以及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和神霄散吏。在幼年时,我展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不仅精通九经,还擅长书画,并在童生考试中脱颖而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玄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便开始遍访各地的名师学习。在惠州,我遇到了泥丸真人,他授予我金丹火候之法。后来,我隐居于武夷山,在那里得道,被尊为琼绾紫清真人。之后,我便一心致力于传播内丹术。

作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我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世称“紫清先生”。在罗浮山与陈楠相处期间,我深受其道法影响,并在他的临终前接受了他的付嘱。我游历罗浮、武夷和龙虎诸山,无论是蓬头赤足还是青巾野服,都显得既疯狂又自由。

在嘉定中年间,当朝廷征召我到京城时,我以醉酒自投狱事发,而后再次上书言天下大计,但未能引起重视。一日不知所踪,这段往事也成为了人们议论的话题。

我的学问渊博,从佛家到理学,再到易学禅学,无所不涉。我主张以内炼为基础,将雷法与内丹术结合起来。而对于符咒召役的神灵,一直认为它们实际上是行法者的精气所化。

我的内丹理论强调独身修炼,对外界世界持有淡泊无华的态度。我认为至高无上的道就在心中,即心就是道。这一思想与张伯端等人的理解不同,而是我自己的独特见解。此外,由于将内丹融入雷法之中,使得南宗修持具有更加全面的特点,对后来的方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我还创立了金丹派南宗正式传承体系,为徒收留多位弟子,如留元长、彭耜等,并编写了一系列著作,如《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以及其他重要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