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纯,宋末元初的一位著名道士,他的字是元素,号清庵,又自号莹蟾子。出生于湖南武冈一带,都梁人。他得到了白玉蟾王金蟾的授受,被尊为玄门宗匠。李道纯融合了内丹道派南北二宗的理论,他的内丹学以“守中”为要诀,因此后人称他为内丹学中的中派。
他的修炼之路在于归根复命,“炼丹者,全天夺天地造化……返本还原,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脱为仙,谓之丹成也。”他的学说以全真道南宗为主,同时兼收北宗,对老、易有通达禅机之能。在一次颂文中,他写下:“人情多聚散,世道有兴衰,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他认为修仙之法,在于万变中求其“不易”之真 道,“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他将丹道之玄关视作“中”字,将致使四大咸安百骸俱理。
李道纯深研心性学,与门人的方法多样。他留下许多著作,如《护命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经注》、《清静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清庵莹蟾子语录》、《中和集》及《三天易髓》,并撰写了《周易尚占_.__.
作为南宗传人兼修北宗丹法的人物,他将两者的法则融合成为一体,被誉为中派丹法之一祖。他的理论特色在于对先秦以来的易与老学进行创新的阐述,并结合宋代理学与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心性哲思,从而构建了一套以“中和”观念基础上的内丹心性论。借助于这种思想框架,李氏从本体论与修养论层面上,对儒释三教义理进行系统性的深度整合,从而促进了元明清时期三教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趋势,也激发了元明理学及心性的争议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