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今医林中,有不少赞颂名医之医德、医术的佳联妙对,也有许多名医自撰联抒发胸臆,或论医道奥妙,或抒人生感悟,或铭医德箴言,或题警世哲语……联语寓意深刻,脍炙人口,耐人品味,久传不衰,至今犹能启迪后世。 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这是清代浙江宁波著名中医范文甫题于其诊所的一副门联。范文甫为人慷慨仗义,不吝钱财,对贫者常施诊赠药,倾其所有亦不为意,此高尚的醫德难能可贵。
无独有偶,同是清代,一位湖南湘乡中的开中药铺的郎中也在大门上贴过一联:“只望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此联与范氏联有异曲同工之妙,无不体现其高尚的醫德醫風。
立论活人,当年无愧谥医学圣;善书妙说,今日有情颂良方。 药王孙思邈,这是湖北武当山医学圣祠中的一副对联。此联赞颂东汉张仲景既是一位造福一方百姓的长沙太守,又是悬壶济世、万民称赞的神仙。
一钱罄矣还栽菊,四壁萧然不卖琴。一钱罄矣还栽菊相传明代安徽休宁县名医吴士彪,仗义疏财,扶贫济困,行走江湖虽生活清苦,但情怀高雅自撰此联抒发一生行军志向,可见其醫德高尚。
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 费伯雄是孟河医学派奠基人物,这是道光皇帝赏赐名医费伯雄的一副御制对聯。据说清代江苏孟河医学派奠基人物费伯雄学养宏深, 医术高超求治者日逾百人。他曾两次被召入京,为皇太后治疗肺痈和为道光皇帝治疗失音均获良效,因此道光皇帝特撰此聯以赞颂之.
非谏往者追来者尽其当然听自然. 南京“首席名医” 张简斋此为时南京“首席名师” 张简斋亲撰. 张氏学问渊博,与宋美龄等商讨医疗方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亲题“当世医学宗” 一匾赠予张简斋时人们称之“御师”。张简斋以洁身自好谨言慎行自撰此聯以表心迹,请陈立夫先生亲书于客室表达了洁身自好、淡然处事的心境.
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 名刺公此為名刺公所撰制印送给门弟子朱良春表达了对門人的期望之情也含勉励自己之意.“儿女性情” 与 “菩萨心肠” 是言待患者需诚实真挚品格; “神仙手眼” 与 “英雄肝胆” 则說治病要精通醫術智慧兼备合而观之乃“大醫精誠”的诸解释.
相傳某地曾有一位老師傅,其學問淵博藥到病除。一天老師傅忽發興趣,要與門下對對聯,他先感慨地说出了一副對聯:“何妨我千秋不老;但願人人百病莫生。” 門下為師傅的學問與精神所感動立即咏出了一幅對聯: “切三關辨陰陽興中伐賊師承仲景; 谙百草定君臣拯弱抑強法效時珍.” 歌頌老教父卓越無比這副對聯說明作為一個醫生應該像張仲景李時珍那樣成為榜樣,不僅要學習他們治療救人的崇高品質還應具備他們辨識陰陽定君臣的人才技巧.
通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看出那些经典中的伟大的思想家们,他们如何用诗歌来表达他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生命和死亡以及人类关系与社会责任之间复杂联系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这些作品中学到很多关于健康管理、疾病预防以及个人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影响力等方面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那些古代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展现自己的智慧和热忱。这一切都展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事实:尽管时代不同,但人们对于健康幸福生活永远不会变弃这正是在现代社会不断寻求平衡点的地方,它反映出了我们共同的人性追求——希望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幸福快乐,而不是痛苦折磨。而这样的希望,从古到今,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在各种形式的大众媒体里,都被不断强调并且激励着人们去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