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庆之中广德洞的真人如同道德境界的人物代表深邃如星辰光辉照耀世间

于善庆,即于志道(1166—1250),字伯祥,道号洞真子。从小,他便表现出了对学问的渴望,不吃荤食,对经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马丹阳归宁海后,于善庆投身他的门下,并且带上了父母和姐妹。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处玄和王处一命令他前往关中寻找丘处机。在这个过程中,他先后拜访了李灵阳、崔羊头,并最终在陇山龙门洞成为了丘处机的弟子。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丘处机派他到洛阳传递书信给谭处端,但不久之后谭处端去世了,他又回到了关中,并在翌年的某个时刻跟随丘处机居住在终南祖庭里。

明昌二年(1191年),丘处机离开并返回山东时,他留下于善庆在沂阳石门全真堂,与蒲察道渊一起修行。他也曾隐居陇州吴岳,凿洞而居,还前往燕京朝拜王處一,这使得他成为了除郝、孙以外全真七子的其他五位弟子的共同师尊。在泰和三年(1203年),陇州牧保奏他为“冲虚大师”,并且在泰和五年(1205年)赴山东栖霞朝拜丘处机。此次朝觐结束后,由于受到催促,他决定西返关中。

过了一段时间,在泰和八年的某个时候,当金廷获得了一些战胜之利时,宋金之间达成了一个协议。这导致大量被俘的人员留在了关陇地区,有许多人想要成为道士以求解脱。于是,在这一时期,有几百名追随者聚集到吴岳,以此作为他们修行的地方。这些追随者们被分配到了汧、陇、凤翔等地,以建立自己的道观。在正大三年(1226年)的某个时候,他接受了金廷的委任,被任命为中太一宫提点。

然而,在天兴二年的某个时候,大梁最终落入蒙古人的手掌之中。蒙古帝国开始寻找三教中的名人来招募,他们将他的名字列入榜首,最终召唤他北上。当太宗十年的某个日子里,当朝廷举行了一场选拔与考验之争的时候,其中包括对佛教和道教高僧的大规模评选。他因为其卓越的地位被授予“通玄广德洞真真人”这一称号。此后的15多载里,一直到他的逝世那天,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一生。一生之作《洪钟集》流传至今,是对他的纪念之一。但是关于具体日期,没有详细记载,只能通过历史记录推测出一些信息。而对于他的最后岁月,以及死因,也没有确切资料可供参考,只能依赖猜想来补充空白。不过,从那些时代留下的文献可以看出,一生的足迹所走遍的是中国各地重要文化遗址,如重阳宫以及磻溪长春成道宫等,那里的历史痕迹至今仍然清晰可见,而这也是我们了解其精神世界的一个窗口。不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哲学思想上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且由于年代久远,其著作现在已很难找到完整版本,不过能够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已经足够让我们感受到其深邃智慧与文学才华。如果说有一部作品是能够代表其全部精神世界的话,那么《洪钟集》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是对未来所有读者的启示。而对于当代研究者来说,无论是在文艺复兴还是现代社会,它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情感源泉及知识资源库,可以激发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心情,同时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