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字南木,号翠虚,又称泥丸,是一位在南宋时期活跃的道教高人。他的生活起居与传统道士大相径庭,他以箍桶为业,自称“道光禅师薛紫贤”所赐归根复命篇。陈楠曾向毗陵禅师薛道光学习太乙刀圭金丹法诀,并得到了景霄大雷琅书于黎姆山神人,这些都对他后来的修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史料记载,陈楠擢举为道录院事,在宋徽宗政和年间,但他不久便归隐罗浮山。在那里,他开创了南宗清修派,被尊称为“南五祖”中的第四位祖师。他对内丹修炼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认为必须采取先天真铅作为药材,并且重视气的炼化过程,以至于将其看作是达到无为而通灵的关键。
除了内丹之外,陈楠还精通雷法。他能够通过泥土渗符水捏成小丸来救治病痛,这种能力让他被誉为“陈泥丸”。此外,他还能使用雷法符箓驱鬼降魔,为民除害。尽管他的衣着朴素、身体常有尘垢,但终日醉酒吟诗歌咏,却能出口成章,其作品多含深意。
《混元列仙图》中记载了四位与陈楠同时期的人物——鞠九思、沙道彰(沙蛰虚)、白玉蟾和黄天谷,他们都是重要的内丹家人。此外,由于他的门下弟子逐渐增多,最终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社会组织,即所谓的“南宗五祖”。
在思想上,陳 楠强调练功者必须采取先天真铅进行炼制,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这些观点体现在他的著作中,如《翠虚篇》、《翠虚妙悟全集》、《罗浮翠虚吟》等。这些建议对于后世许多内丹修炼者具有指导意义,也反映了他对修身养性的一贯追求。
总结来说,陳 楠是一位综合运用内丹与雷法两方面知识的人物,他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实践,对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历史上,他被视为一名传奇人物,而非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士。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仍然对他的故事充满好奇并继续研究这段历史上的奇迹之一:从一个普通工匠到成为真正的大智慧者的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