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名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或称列圄寇、列圉寇,《列子新书目录》中刘向认为列子是郑国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也记述列子是郑国人,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他的活动时期应该是约于战国早中期间,与郑繻公同时,晚于孔子而早于庄子的时代。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封为“冲虚真人”,所著《列子》诏称《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后来又封他为“致虚观妙真君”。相传,他的学说本于黄帝和老子的教义。他曾向关尹子问道,并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的修行之路,最终得到了他们的真传。
《冲虚至德真经》前有《列子传》,谓其“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初事壶丘 子,后师老商氏友伯高 子,修道九年之后能御风而行。”或者说,他早年的生活里长期隐居修炼自铸学说,而家贫不受人的辞让,在中年的游学过程中曾到齐卫等国家,以崇尚黄老之学与伯昏瞀人的一同从事拜壶丘子的学习。
《述异记》中提到,他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在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这表明了他对自然界有一种超越常规的感悟能力。
他的学说的核心内容被刘向总结为:“其学本于黄帝老 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 为,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 于六经。”
张湛在序言中的解读更深入地揭示了他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洞察:“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 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他主张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饥饿,也拒绝接受外界的馈赠,这种坚持己见的精神力量,让人们认识到摆脱世间纷争,不随波逐流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精神自由。
尽管现在已无法完全确定原有的二十篇版本如何安排,但现存版本多数基于西汉刘向整理后的八篇。而今人的研究继续探索着这位古代智者的思想遗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回应现代社会挑战与困惑的心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