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以字圣宾、号东瀛子闻名。出生于浙江缙云,其早年习儒学,博览经典,后因九经试题未中而决心入天台山深造。唐僖宗时期,被推荐担任文章应制,并赐紫服象简,成为道门领袖,被誉为“词林万叶、学海千寻”、“扶宗立教、天下第一”。
杜光庭随着朝廷南迁至蜀地,但见到唐祚衰弱,便选择留在蜀地不返。他在前蜀时期被王建尊称为“广成先生”,并授予官职。在王衍继位后,又被尊封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杜光庭晚年隐居青城山白云溪修道,最终在85岁高龄逝世。
杜光庭对道教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功力,他对《老子道德经》的阐释尤其著名,将六十余家注解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和总结。他还推崇唐玄宗的《御注道德经》,并撰写了《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对儒家与道家的融合也有独特见解。他主张“仙道非一”,提倡多元化的修炼方式,这对于当时及之后的道教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杜光庭也是一位学习方法之师,他将日常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每月分五个不同的活动进行,每周循环一次,有助于保持精进与休息之平衡。他的著作如《广成集》、《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等,对后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使他成为北宋期间再度兴盛的一位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