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为而无不为: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九
夫帝王之道,莫若忘知,故以此义而为篇首。《老子》云不以智治国国之德者也。
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
啮缺得不知之妙旨,仍踊跃而喜欢,走以告於蒲衣子,迷王倪之深义。
有虞氏不及泰氏。
有虞氏,其犹臧仁以要人,而未始出於非人。夫能出於非人之域者,则铃入於无非人之境矣。
泰氏,其外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有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汝?
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1孰敢不听而化诸。
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於治天下也,如涉海凿河,而使蚤负山也。
夫圣人之治也,不待物变,无所施设,以自然成就,为万物主宰,无言教导,只任其自化,是谓“顺”。“顺”者,所以养万物、安百姓、和四海、宁天地的法则,也是古圣先贤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原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没有强加自己的意志,也没有改变自然规律,只是顺应了事物本有的趋势与规律,让一切按照它们的内在动力和方向发展。这就是“无为”的真正含义——它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它要求人们在处理国家政事时,要像春风拂面一样轻柔,没有强迫和干预,更没有刻意去改变或控制任何事情,只是让每个层次的事物都能自由地发展到他们各自应有的状态,这样,就可以达到最终的目的,即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此外,“无为”还体现了一种哲学观念,即认为世界已经完美,因此人类应该顺从自然,不要试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造它,因为这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