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文卿(公元1093-1153),在北宋末南宋初的时代里,我是一位著名的道士,也是神霄派的创始人。我的字叫予道,有时也被称作述道,号称冲和子,而我出生于江西省建昌南丰县。这座城镇如今已经改名,但那里的山水依旧让人怀念。我自小就对道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擅长诗词,还精通书写。在年轻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神秘的人,他们传授了我一门风雷术,这对于后来的修炼至关重要。
在宋高宗廿三年(公元1153)八月二十三日,当天早晨,我以一种特别的心情进行了一场告别。我站在曾经炼丹的地方,那是一个位于南丰县许旌阳的小屋。在那里,我结束了我的尘世之身,飞升到更高层次。期间,皇帝赋予了我多个尊贵的封号,如“冲虚妙道先生”、“冲虚通妙先生”,直到元朝时期,又加上了“冲虚通妙真人”。至顺三年夏季,他还特意加赐给我“冲虚通妙灵惠真人”的称号。
关于我的传说与史实,一些故事流传开来。我自诩为红尘富贵无心恋慕,紫府真仙有志攀登。而且,在宣和元年的某一天,我声称遇见了一位异人的使者,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通过飞章谒帝以及啸命风雷之书等法术,使得这些故事在江湖间广为流传。
当宣和四年,你们皇上命令我前往京城,并将居所设在九阳总真宫内。虽然受到许多赏赐,但由于不愿意接受外物,所以都拒绝了。此后,被封为“冲虚妙道先生”,并获得更多荣誉,最终成为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等职务。
然而,就在这段时间里,又突然得到新的任命,加封侍宸,并授予金门羽客这一特殊身份。不过,这些荣誉并未让我忘记自己的本心。当你钦宗靖康元年要求回归家庭照料母亲时,我选择回到山中,与自然相伴,无论是怡神还是游玩,都能找到片刻宁静。
但最终,在宋高宗廿三年的一天,当日清晨,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的身体不过是假象,那松木板只是表面,不是我真正的形态,而穿戴俗世服饰,却又跳脱这个纷扰世界。”就在同一天,即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当我完成这番思想上的洗礼后,便决定离开尘世。随即,那个瞬间发生了奇迹——飞升离去。
除了这些历史记录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雷法这一领域,我深造得颇为精进。在此过程中,有几位弟子跟随学习,其中包括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以及萨守坚他们都是青城山上的人,他们都能够领悟到其中的一些秘密。而还有新城高子羽,他也是通过接触过一些基本知识之后才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事宜。但除了这些公开记录之外,还有其他很多隐匿于幕后的弟子掌握着这个秘密法门。此外,由于家族关系,上官氏家族中的成员也有机会继承并继续发展这一学说。最后,让我们谈谈那些留给我们的文字作品,比如《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这部著作,它采用问答形式详细阐述雷法,并且强调内部修养作为修炼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符咒符箓这样的工具,不过是在修行道路上的辅助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