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悟于天成之美,人化之俊;探寻古文,赏心悦目。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恶已;皆知善,不善已。有无之生、难易之成、长短形、高下盈、音声和、先后随恒也。圣人居无为事行不言教。万物作弗始,为弗恃成功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两种版本虽同义异表,但河尚公版更具体明白。而帛书修正版则更加优雅流畅,以此阐述。
“天下”指世间所有的人,“皆”表示普遍,“知”是知道,“美”指漂亮或好,“恶”指丑陋或讨厌,“斯”用于引申说明的语气助词。“无与生易”,“难与易成”,“长短形高低盈”,都在比较中找出对方的不足或者存在的问题,然后用来作为对比来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样就能不断进步和发展。“音声合先后随”,就是说自然界的事物之间会形成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又是可以预测和理解的,所以它是一种永恒且固定的规律。
这段话首先强调了人类对于什么东西才叫好的直觉,对于什么事情才叫做得好的感觉。但同时也是通过这些对比,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也才能不断地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有一种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它驱使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新技术,从而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我们的社会文化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