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美而非凡雄浑而不凡皆源于此

《道德经》——美丽与非凡,皆源于此。第二章: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恶、善恶,其然也。”有无生易形、上下盈、音声和先后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行不言教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两版本意同,但表达略异。一河尚公版“万物作焉而不辞”改帛书“万物作而弗始”,河尚更具体明白;二帛书多用“也”字读雅致。此据帛书阐述。

天下指世间众人;皆都知道;美其为好貌;恶其丑陋厌弃。这因斯,无所谓存否。难易成就各自对照长短、高低比量音声合鸣前后并进恒久固定。这所以圣君安治国事,不施外力只顺自然法则布置事务让民自化良法。不言直示教化全民,使百姓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得宜。而能令万物兴起运转却未曾开端者,并因其所获功绩,而夸耀占有亦未尝求名利。但一件事成就了自然规律的完满期便立即离去,不留痕迹,这样便永远不会离去。

第一句意在说明:世界上的人们都清楚地认识到那些被认为是美好的东西就是真正的美好,因为它们存在着对比中的丑陋。而人们同样知道那些被视为优良的事物,其背后的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鲜花需要败叶作为背景一样才能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第二句意旨明确:因此,有与没有这两个概念是同时并存的,它们通过困难与容易之间比较完成目标,以至于一个事情是否长或短要看它放在哪个参照标准中比较高或低,从容器里多出来的是如何衡量声音单纯复杂和谐协调先后顺序来推动发展,这种不断变化但又保持稳定的关系是不变的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第三至五句总结:因此,一位伟大的领袖,他不会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的事务,而是在理解事态发展规律之后进行方向性的安排,让人民顺从这些自然法则自己做出贡献。他并不通过语言直接教育民众,而是通过一种洞察事态本质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最终实现了一个完满状态,也似乎没有谁开始这一切,或许好像从没出现过这样的贡献者。但正因为拥有这种超越功利的心理素养,所以他并不急于争取荣誉,因此也不离开这里。这一点,与我们国家的情景极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