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文化与中秋传统
在福州,中秋节有着独特的习俗——“摆塔”。据说,这一风俗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举办了盛大的活动,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随着时间的流逝,“摆塔”这一活动在清代也非常流行。施鸿保在《闽杂记补遗》中记载:“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名曰光明塔。”至今,“摆塔”已成为福州的一种固定的中秋习俗,不仅有显摆之意,也包含尊敬祖先和庆祝节日。
裴仙宫:传承者和守护者
裴仙宫建于宋代治平年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在明清盛兴之际,它就开始举办“摆塔”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在改革开放后,由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领导下,裴仙宫继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每当佳节临近,陈锦丰道长都会组织管委会举行传统民俗活动。一桌桌搭起,每个表面都铺上毯子或被单,然后开始展示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模型,小巧刀枪矛戟等。这些物品都是孩子们平时玩耍用的,而现在却变成了祭祀用品。
展开过程是精心安排的,以弥勒佛、八仙天女散花等为主。这不仅仅是一场展示,更是一次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感情和增进亲情的机会。此外,还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象征五谷丰登。
过去,“摆高”的意义不仅是多福多旺,还寓含着步步高升。而如今,在疫情期间,这种习俗得到了新的诠释。今年,裴仙宫还特别设立了一处医护天使区域,用以向那些在疫情第一线奋战的人员致敬。这正是旧俗新过、新时代发展下的创新实践。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历史还是现代,“摆塔”这一习俗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追求和对祖先崇拜的情感。通过这份古老而又生动的情感,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心态。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它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的生活更添几分诗意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