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一曲终了,曹国舅这位神仙形象的角色,在北宋文化的深邃背景下,与我们分享了“无不为”的道教智慧。在天然道观中,他仿佛化作了一位行走在人间的真实道长,讲述着修仙问道的心路历程和对完满状态的向往。
剧中的曹皇后与李植,他们追求的是不同的完满。李植逃婚逃世,而曹皇后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纠葛。她弟弟曹佾,是八仙之一,以其高洁之身、内心之美而被尊称为“神仙”。他不仅外表温文尔雅,还精通音律、弈射,并以诗书自娱。这样的身份和修养让他备受君王青睐,但他并未因此骄傲,而是以道家哲学处世。
曹国舅身经数朝,一帆风顺,可谓世人眼中的“人生赢家”。然而,他真正追求的是修炼成仙,不是在荣华富贵中。他虽出身名门,其家族历代都有显赫战功,但他选择了遁迹山林,隐姓埋名,以修行为己任。
历史上也存在类似的人物,如宋太祖、太宗崇尚苏澄隐、陈抟;仁宗父真宗,更是著称于史上的崇道皇帝,他曾举行封禅泰山仪式,并敕封至今仍知名的泰山女神——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而街坊民间,“莫道当今无真主,两个天子一担挑”,陈抟老祖留下的谶语传承至今……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堂堂国舅爷以仙道作为信仰寄托并投身修炼,这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的祖先曾是北宋初年的名将,而父亲官至尚书虞部员外郎。到了曹佾本人,《宋史》记载他性情和善,有才艺喜好诗赋,从先天家庭到后天培养,无不是男神级别的人格魅力。
高丽国献玉带给秋芦白露,为黄金仿制新带赐予;坤成节献寿典礼,让曹佾特缀宰相班。这位高洁之士,也没有因为这些荣誉自矜,只以道家哲学处世,将自己塑造成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物形象。他虽然得到了许多荣耀,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远离尘嚣、专注于内心世界的道路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八仙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展示了不同境遇,却共同追求得 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过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获得启示与悟到真理。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即便他们无法直接达到这种境界,但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向往,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精神寄托,用来面对生活中的困惑与挑战。
最后,在元散曲《双调·水仙子》里,我们看到:
“玉堂金马一朝臣,
翻作昆仑顶上人。
腰间不挂黄金印,
闲随着吕洞宾,
林泉下养性修真。”
这里描述的是一个既放弃俗世又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生态度,是对完满状态的一种渴望,以及如何用一种超然脱俗的心态去应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