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如何看儒家?庄子:据统计鲁国只有一个真正的儒士
在古代,孔子的风华正茂之时,他曾站在泰山之巅,仰望着大周的方向,对周文化赞叹不已。孔子所称道的周文化,不仅包括文王、武王、周公等人的贡献,还有他们传承下来的周制、周礼和周易等。
因此,当时的大 周图书馆负责人老子必定会去拜访他,以求学问。老子的存在就像神龙一般,只见头不见尾。他与孔子的交往中,孔子多次向老子请教,其中第一次是在孔子17岁,老子37岁那年。
当时,大周的地位日渐衰落,礼乐已经开始崩坏,而对于这些变化,孔子的态度是坚信,即使到了晚年,他仍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不过他将礼乐视作道德的桥梁。
作为真正继承者和守护者传承者的道脉,以及对礼乐有深刻认识的人物,老子的回答自然包含了这层含义。当孔问于礼时,老教;当孔问于道时,则更专注地教。然而,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误解发生。在对待历史上的形制文化和道德本性的理解上,他们之间存在差异。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中提到:“世之学老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 老者。”(后人常说)由于观点不同,所以彼此不相为谋,但是否真的如此呢?
庄子的笔下对儒家的褒扬与批判,并非一概而论。他反对的是后世世俗化、末节化、虚伪化甚至是歪曲化的所谓儒家,而不是内在纯净真实的儒家。而他的批评针对的是伪善假仁假义以及假 儒家和假道学!
比如,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小 儒生盗墓,把风的大儒急得慌,说天快亮了发现什么?小 儒说还没解开裙襦,但口中有珠。大 儒高兴地朗诵了一句诗经:“青青之麦, 生于陵陂; 生不布施, 死何含珠?”你小心些,不要把珠 子弄坏了。这故事讽刺那些满口仁义 道德却行为卑劣龌龊的小 儿童们。
再如,有一次 庄 子见鲁哀公,说鲁国虽然很多穿着方格服装叫做“衣冠”但其实并非都懂得其内涵。所以他建议如果君主认为自己没有足够了解,那么应该号令全国:凡是不懂得以“衣冠”来表达自身智慧的人,都要处死。这句话也被用来说明庄子的观点——真正能代表“衣冠”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外表上的样子,而外表上的样子并不一定代表内部智慧或能力。
总结来说,这个世界需要一种更加深远意义上的统一,比如说,将形式主义与内容主义结合起来,将表面的仪式感与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合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不是很符合现在社会正在寻找的一种精神追求呢?
生命本悟,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所有事物都是相通的,无论是哲学还是文学,无论是艺术还是科技,每个人都在不断探索生活中的意义,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宇宙间无尽美妙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