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儒家哈哈鲁国只有一个这还用说吗悟在天成的理解里我们知道真正的大智慧不需要多余的解释

孔子曾经站在泰山之巅,仰望大周方向,赞叹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当时,他正值风华正茂,对于周文化中的文王、武王、周公等以降传承下来的周制、周礼、周易等自然充满了敬意。

因此,大周的图书馆负责人老子一定是要拜会求教的,因为老子的存在就像一条神龙,不见首尾。而孔子在生涯中多次向老子请教,其中第一次问道发生在孔子17岁和老子的37岁。当时,大周的地位日渐衰落,礼乐也开始崩坏。然而,孔子坚信,即使到了晚年,他仍然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是他将礼乐视作道德的桥梁。

作为 周文化的真正继承者和道脉守护人, 老子当然明白礼乐是道德桥梁,因此 孔子的提问和 老子的回答便这样展开:关于礼的问题上,有着“骨皆已朽矣”的旧事物,而新的精神与思想却依然存活其中。这里表明了形制文化并非本质所在,而是历史过程中的产物。

老子的对话与指引对于孔子は既有深刻洞察,也带有一丝批判。他认为外表上的仁义并不代表内心实质,更不意味着能否通达至真理。在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中记载:“世之学老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这显示了两家的观点不同,但是否真的如同水火不容呢?

庄子的笔下对儒家的态度则更为复杂。他既有褒扬,如“好学敏悟”,也有批评,如“狼狈不堪”。他的批判不是针对所有后世所谓的儒家,而是在反对伪善假仁假义,以及后来流行起来的人们歪曲化甚至虚伪化后的所谓儒家。

比如他讲述过两个儒生的盗墓故事,他们虽然口头上滔滔不绝于诗经,却暗地里干着偷窃死人的勾当。这背后的讽刺意义,在于揭露那些满口仁义而行为龌龊的人们。另外,还有一个故事写得尤为精彩——庄子见鲁哀公,说鲁国只有一位真正懂得先贤之道的人,就是先生这样的才少。而鲁哀公却表示全鲁国都穿着儒服,所以应该很多。但庄子却断言只有那位大丈夫穿戴着 儒服而立于门庭,是因为君主若号令全国除非懂得先贤之道即可穿戴,那么现今穿戴但不知先贤者的必定遭诛杀,那样如何能说有许多呢?

这些故事透露出庄子的看法,他批判的是表面的功利主义和虚伪面具下的文字游戏,而认可的是内心深厚且真诚追求知识学习的一些人士。此背后最根本原因,在于真正的儒家与道家的共通点,即内在深厚的心灵品质和修养。这也体现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悟解,它源自内心快乐;天地万物都是相通无间,它体现了一种智慧光芒永远未央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