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儒家那可是鲁国唯一的得道高人都躲起来了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

少年孔子站在泰山之巅,望着大周的方向,赞叹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当年孔子正值风华正茂,他所赞叹的 周文化当然有很多方面,包括文王、武王、周公等以降传承下来的周制、周礼、周易等。

因此,大周的图书馆负责人老子一定是要拜会求教的,何况老子是“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般存在。孔子一生多次问道于老子。其中第一次问道,孔子年仅17岁,而老子的年龄则是37岁。

此时,大周地位江河日下,礼乐崩坏。 周文化还有多少人信?礼乐还有多少作用?但是 孔子坚信,即使到了晚年,孔子的行为仍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是他已将礼乐视为道德的桥梁。

作为 周文化的真正继承者,以及守护和传承人的 老字典 当然知道礼乐是道德的桥梁,因此 孔夫子的提问与 老字典 的回答相互印证:对待礼学的问题上,他们都是出于同一种深刻认识;但是在追求内在真理时,他们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然而,从根本上来说,对于形制文化和精神本质之间关系问题,上述描述并未揭示清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已经隐约感受到两者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被称作“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司马迁在《史记·老 子列传》云:“世之学 老 字典 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 老 字典。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可谓此乃绝对真理?

历史上儒家与道家的观点确实存在差异,但是否真的如后世所言,“水火不容”呢?

庄 子 对 儒家的看法既有褒扬也有批判,有扬有抑,比如笔下的 孔夫子的评价,有“好 学敏悟”,也有“狼狈不堪”,而他对 儒家的诸多批判,也不是一概而论,他反对的是后世世俗化、末节化、虚伪化甚至是歪曲化的一些所谓 儒家,而非纯粹无瑕的地域或哲学体系!

比如,他讲了一个关于两个儒生的故事——一个盗墓事件——这两个充满诗经知识的小伙伴,在东方未明时偷窃死尸墓穴,而大儒却以诗经自豪,其背后的讽刺意蕴令人深思:即便身处如此卑鄙龌龊的情境,那些装饰自己衣冠上的诗句依旧流露着一种空洞虚假。

庄 子 还有一则故事写得也非常精彩—— 庄 子 见鲁哀公,说 “据统计鲁国只有一个真正懂得君子的士。” 鲁哀公纳闷地说:“全鲁国都穿着儒服,为何说只有一个?” 庄 子 正言其事曰:“我听说,

戴圆冠者知天时,

穿方鞋者知地形,

配良玉者果断处事。

君子有其道者,

未必穿着士服;

穿着士服的人,

未必知其道。

您如果不以为然,请号令全国:

没有懂得君子的士却穿着士服的人,都要杀头!”

随后,一位名叫白圭的大丈夫站出来,与鲁哀公讨论国家大事,无一不能应答准确。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智慧卓越。当夜幕降临,大丈夫离开前,还曾私下里告诉白圭他的疑惑及心中的困惑:

“我曾向先生请教过许多事情,但您总是我最好的老师。”

最后,当所有人离去之后,只留下那个孤独的大丈夫一人,他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这时候,没有任何声音能够打扰到他的沉思,因为这就是他想要达到的状态——完全独立,不受外界干扰,就像那尊古今无双的大智慧一样永恒且清澈。但就在这一瞬间,一阵微风吹过,那个小小的心灵仿佛被巨大的宇宙吸引进去了。而这,就是我们今天想探讨的话题:为什么那些拥有高尚品格、高超智慧的人们往往选择隐藏起来,并且他们究竟在做什么游戏呢?

生命本悟快乐本心;天人本一智慧本光。光未央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