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出生于汉文帝九年庚午七月初十(公元前171年),在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7年)参加科举,文学茂才一等,官至上大夫时仅22岁。后因得罪权要而弃职精研玄学,在终南山修道数载,并游历天涯。张廉夫来到崂山,将茅庵筑于今太清宫一带,与世隔绝,为开垦田地自给自足,同时潜心修行。在多次往返之间,他不仅在各地道教经典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将个人悟到的道法与众传播,使其成为崂山道教的核心。
作为一名才子,他深受当时玄学研究的影响,不满于仕途之争,因此“弃职入道”是顺理成章的事。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道士都是仕途上的佼佼者,但在遇到点化或悟出真理后,他们选择了离开尘世,以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张廉夫以其对玄学研究的热情和卓越能力,被尊为崂山开山始祖。他不仅在建筑三官庵和三清殿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通过他的努力,使得崂山地区的人工植树活动有了新纪元。他亲手栽下的两株桧柏至今仍然生长良好,是当地古树中的杰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廉夫继续主持庙事并回到了家乡鬼谷山三元宫进行潜修。这位百岁高龄的大师再次证明了他坚韧不拔、身体健壮以及对生命价值观念的一贯坚持。尽管时代已经变迁,但张廉夫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超越时空的情怀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