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经典《道藏》以其庞大的卷帙和复杂的分类体系,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对于非教内人士而言,想要对道教思想有所了解,不妨从老子的五千真文开始探索。《道德经》,作为道教的首要圣典,在中国哲学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开创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修道”之路。
然而,由于老子生活在久远时期,其语言与现代人的理解相去甚远,使得许多人在读《道德经》时感到迷惑不解,即便知道这是一部重要的经典,但如何概括其思想主旨,却又难以一语中的。这主要是因为古今文化差异和老子的“道”本身超越语言界限。
其实,《道德经》的核心点就在于“道”与“德”的探讨。“道”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即使是老子也无法准确定义它。但我们并不需要问什么是“ 道”,而是应该思考“ 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老子说,“ 道可-do”,即使可以用来形容,但真正的“ 道”超越了所有人类认识的极限,是一种无生无死、无始无终的事物。而这种事物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未知或不可知,因为它超越了人类对极限认知的范围。
《文始真经》(即《关尹子》)提到了一种概念—— “天天地地者”,指天地不能自己成为天、地,而需要有一个命名它们的事物存在,这个命名者就是人类。因此,天地虽然早已存在,但只有通过我们的命名和观察才转变成了我们可以理解的事物。而这个过程中的规律性,就是我们赋予为名为“ 道”。
因此,《道德经》讲述的是第一要素—— “ 道”。这个 “ 主宰万物生死转化”的方式只能用拟人化来描述,因为万物自然而然发生变化,而这份自然本然正是万物法之根本,也就是万物法自然。这意味着万物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规律性,同时也是被称作" 法 " 的东西,这些都是我行其野智慧体现。
接着,我们引出了第二要素—— “ 德”。这里面包含了关于价值判断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言行一致,我们就称他有" 德";当他的行为背离口头宣言时,我们则认为他缺乏" 德"。所以," 德" 是外在表现形式,是内在' 道' 的体现。如果你能从石头上感受到太阳光照射后温度升高,你就能推断出太阳光照射可以加热,这就是通过事物外在表现参悟到了内在规律性(如同读懂《文始真经》的智慧)。
总结来说,《道德经》的目的不仅是在于研究字词用法,更是在于提升个人看待他人与他世界的方式。在每个人的心中,有着宇宙间一切的一切—先天的地理名称已经存在并且永恒不变,与之后的地理名称相同。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方式改变,所以他们所认知并体悟到的 " 道" 在形式上似乎产生了变化,而真正变化的是“我”。
最后,一位诗人写下:“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如果 老君是我 知者的身份,为何自著五千文?” 这句话虽深刻,却未完全领会到老子书写五千文字的心意。如果你能从这些文字中学会自己修行道路,那么这一生都将充满幸运。这正是我行其野的人类智慧体现的一个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