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经典《道藏》以其庞大的卷帙和复杂的分类体系,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对于非教内人士而言,想要对道教思想有所了解,不如从老子的五千真文——《道德经》开始阅读。这部作为道教首要圣典的作品,在中华文化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开创了中华几千年来学道、修道、悟道的传统。
然而,由于老子生活在遥远的年代,其语言和用词与现代人理解相去甚远,因此许多读者在阅读《道德经》时会感到困惑。尽管知道这是一部重要著作,但要问《道德经》究竟在讲什么,就像用成千上万的话语去阐述,却又难以简洁明了地概括出其思想主旨,从而使得“玄”变得更加深奥。
这种现象既是由古今语言思维差异造成,也因为“ 道”的本质性质,即它既可说又不可说,这就容易使人陷入对“ 道”的迷思中,错失了整篇文章的一体性。
其实,《道德经》的核心内容围绕着两个字: “ 道” 和 “ 德”。关于 “ 道”,这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即便是老子也无法清楚解释“ 道”是什么。而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不是“ 道是什么”,而是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老子认为,“ 道” 是先天地存在的事物,是生成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广泛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它几乎可以被看作是无生无死的事物,因为只有那些超越人类认知极限的事物才能近乎无限,无生死。
老子的另一部注解,如同 《关尹子》(即 《文始真经》)提到的概念 —— “天天地地者”,指的是苍天与大地需要一个命名它们为天、为地球的事物,而这个命名者正是人类自己。在人类出现之前或未意识到自然万物之前,天 地早已存在并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着。这些规律性的背后,就是我们赋予名字叫做“ 道”的事实。这就是《道德经》的第一个要素,“ 道”。
另一个要素、“ 德”,则是在讨论如何通过感官途径接触到的世界(宗教中的有色界)。借助于这方面,我们可以进行理性的思考。当某人的言行一致时,我们称之为他具有良好的品质;当言行不一时,则认为他缺乏品质。这表明外在表现(德)的变化反映出了内在规律性(达)。
最后,要理解《道德经》,并不仅仅是在研究文字使用和典故来源,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主旨的大意理解,以此提升自身看待他人及其他事物的方式。在我你之间,以及整个宇宙之中,“ Dao” 存在,与我们的认识方式不同,所以虽然形式发生改变,但真正变动的是“我”。
有人曾写诗:“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如果说老君是知者,为何自著五千文?” 这似乎很合理的一个反问,但终究没有领会到 老祖为什么写下五千个字的原意。这里面包含了感知与体悟以及参悟三层含义。如果能从书里读懂自己的修行路径,那么哪怕只有一句或者几个字,也足够令人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