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露晋人韵味——《伯远帖》
《伯远帖》是王殉写给亲友的一封书信,年代仅次于陆机的《平复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得其名。5行47字,书体为成熟的行草。此帖作为中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为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所珍藏,真迹得以传世。明人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赞曰:“潇洒古渔,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可见它显露出了晋人特有的风骨神韵。
作品标签:《伯远帖》
东晋·纸本
纵25.1厘米 横1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名家小传
王珣(350~401),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官至尚书令。他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洽、其祖父王导均善书,世人所熟知的“书圣”王羲之是他的族叔。所以史称“三世以能书称。家范世学,珣之草圣,亦有传焉。”
的确如此,谈到魏晋书法,王珣所在的王氏家族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开不谈的。在名声显赫的世家书法大族中,王氏家族不仅以“二王”的出现名扬天下,更是在家族内形成了庞大的书法家群,亦非旁姓所能比肩。羲之曾祖父王览为魏晋两朝元老。堂伯王导、父亲王旷是东晋元帝南渡的首倡者。在这个家族里,王导行草皆妙,堂伯王敦颠草笔力雄健,堂叔王邃善行草。父亲王旷得蔡邕笔法,叔父王邃能章草、飞白,工隶书,师钟繇学楷法,被皇帝誉为“当代书画第一”。堂兄弟王恬、王洽(王珣之父)、王邵、王荟或工草隶,或精篆行,或善楷。羲之子涣之、凝之、操之、徽之、献之,子侄王、珉亦能承袭家风,律以家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特别是在东晋书坛,王氏诸书家占有重要地位。
书法鉴赏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美有阳刚与阴柔之分。正如清人姚鼐所云,阳刚之美雄伟壮阔,“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山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而阴柔之美纤秀婉转,“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
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伯远帖》正如后一种,反映了东晋一代的书风。
据考证,“二王”现在已无真迹传世,而王珣的《伯远帖》真迹,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一件定评真迹,它“直入晋室”、“书追二王”,也因此为后人窥得二王书法提供了间接的途径。《伯远帖》的笔法、结体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平安帖》等相近。不过它也有自己的面目。若将《伯远帖》和相近的王羲之法书置于一处比较,《伯远帖》笔画写得更瘦劲,结体也更开张,笔画少的字就更加显得疏朗、飘逸。《伯远帖》是对晋人风神最佳的阐释。
艺趣故事
如今有定论的中国存世的两晋书法名家真迹仅有两件,一件是陆机的《平复帖》,另一件就是王珣的《伯远帖》。《伯远帖》也成为了王羲之所属的王氏家族中唯一一件有定评的真迹墨宝。宋代时,此帖被收入宫廷,后又流入民间。至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亲见此帖,狂喜之余,题跋:“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清代时被收入宫廷内府,乾隆将《伯远帖》奉为稀世珍宝,把它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定名为“三希帖”。他还在《伯远帖》上题跋褒扬,于空白处补绘枯枝纹石以配。乾隆帝还以“三希”为名,编刻大型法书丛帖,那就是有名的《三希堂法帖》。至近代,逊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出宫后,将携带而出的《伯远帖》抵压给了一家日本银行。此后这件稀世珍宝几经风波,1951年时终于被新中国政府不惜重金购回,由此才结束了它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