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生态论 吴慧平 生物生态学认为,一定区位的有机体是一个生物集,它们的数量、种类及其分布是受环境影响的。如森林中的树木、青草吸收水分、无机物,靠光合作用制造成有机物;而有机物被各种食草动物吃掉,食草动物中的弱小者则被大型的,凶猛的食肉动物吃掉,从而使有机物不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样,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命都有了自己的位置,相生相克,形成生物链,保持着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如果一方失控,就会出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从而所有物种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文化生态一词正是从这一层意义上提出来的。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在1953年的一本题为《进化和过程》的书中提出的。在他的文化生态概念中,已经不再局限于一般的自然环境,而是吸收了生物生态学的内容,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来寻求与文化产生、发展和变异规律的相关因素。从文化生态角度来说,书法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物质和文化因子的变化影响着书法的发展,书法生态因子的变迁导致了书法的变迁。 一、书法生态因子的变迁 书法生态因子主要是指决定着书法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如笔墨纸砚、书写载体、书写内容、社会的要求、书法氛围的选择等。它的变迁直接导致了书法艺术的变迁。书法作为中国的一门国粹,曾经辉煌了数千年,可是昔日“夕惕不息,厌不暇食”的把玩对象,’却在近代逐渐式微,在西方的洋枪洋炮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格局之后,中国书法开始了它的痛苦失落的过程。它所倚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书法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书法自身和书法所属的社会时尚有关。19世纪中叶及其随后的一系列发生在中国的变化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随着国门的打开,以近代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西方近代文化大举进入中国,这使书法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 (一)、毛笔退出了实用的历史舞台 从最简单的实践形式上说,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最根本的原因便在于汉字里面所含的原始艺术因素和毛笔的特殊性。做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为书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毛笔的特殊性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形式的内涵,产生了丰富的笔法体系和风格体系。“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它使得书写者在用笔的快慢节奏,线条的粗细变化,墨色的浓淡干枯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表现力。许多美学家、鉴赏家均把毛笔和中国民族的文化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丰子悄先生就说:“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这支毛笔里头!”宗白华先生就说:“中国的毛笔灵巧得很。这个工具,对于中国艺术和美学思想得发展来说,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中国所特有的,研究中国美学就不能不注意它和外国美学的区别。”林语堂先生也说:“中国书法的地位是在世界艺术史上确实无足以与之匹敌者。因为中国书法所使用的工具为毛笔,而毛笔比之钢笔来得潇洒而机敏易感,……在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美之点。”当然这是由于毛笔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一种最普遍的书写工具存在作为基础的。但是当西洋水笔的大量涌入中国,以及在社会领域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不仅动摇了毛笔作为中国人唯一书写工具的地位,而且使书法的使用性遭到了釜底抽薪的打击,从而毛笔的使用与书法的实用性开始分离。书法的实用性似乎不再存在。(二)、以书取仕的书法教育制度不复存在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中,只有书法是直接综合了语言和图像两种艺术的功能,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它是文明传播的使者、伟大思想的工具。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传播媒体——电视,只不过它是静态而已。由于书法承担着这一社会使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敦教化,美人伦”,所以历代统治者对书法教育的认识非常深刻,非常重视书法的教育。写字是古代人的必修之课。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一云:“《周礼》: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注云古曰名,今曰字。《仪礼·聘礼》注云:名,书文也,今谓之字。”又云:“孔子曰:必也正名乎?郑注云: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这里要求的是文字书写要公正,不得又讹误,当然包括字的美观好看。汉初萧何《律令》谓:“学童十七已,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动之。 后来到了东汉中后期汉灵帝时,规定书法(尺牍)和文学(辞赋)为朝廷课士的考试项目。考试合格者,可以“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光和元年,他下令在鸿都门设立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征举贤才,考试的科目就是文学(辞赋)和书法(尺腰)。当时应考之人,摩肩接因,填街盈巷。到唐代贞观元年,唐太宗●令在弘文馆开办书法,令在京城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弟“有书及有书性者,听于弘文馆内学书”。书法成为科举正式一科;“凡选授之制,以四事择其量,一曰身,二曰言三,三曰书,四曰判”,书法取其“楷法遒美”,为书法作为官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奠定了基础。此举一直延续到清代,条件似乎更加苛刻,近人徐珂辑《清稗类钞》载:“新进士殿试用大卷,朝试用白折,阅卷者但重楷法,乃置文字于不顾。一字破碎,一点污损,皆足以失翰林。”1905年,晚清新政下令废止科举,书法不再是官吏选拔的必要条件。书法与的这种特殊的关系被拦腰切断,书法不再拥有传统意义上的特权。它所拥有的优势已经失去。以书取仕的书法教育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各级学校考试对书写之工拙不复过问。 (三)、书写文体及行款方式的改变 保守一点说,中国传统书法的生存离不开古典文体及其颇有特色的从右至左,从上至下的行款方式。古典文体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音律的和谐、声调节奏的工整、精致。古代汉语的简略似乎更加符合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意境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历代诗词文赋就成了历代书家书写的常用内容。一流的书法家无一不精通于诗词文赋,并以书写自己的诗词为豪。传统社会的这种特殊的教育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使书法成为中国最普及的艺术,任何一位文人仕大夫,一定都得学书法,都得向往成为书法家。历史上最有名的经典之作无一不是诗词、书法、人格的完美结合。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的流传不就是这样吗?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似乎成了一名书法家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清廷废除科举之后的几十年里,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留学生参照西方教育体系模式对中国学术进行了重组,建立了相应的新的规模化的教育体系,应该说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正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变革不能避免失误一样,发生在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文教运动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的认识出现了偏颇。低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对书法的认识不够深。把其摆在了一个从属位置。现代诗文的革新运动不仅宣告了那曾经一度辉煌的古典诗歌的终结,而且给予具有韵律之美的书法一次沉重打击。除了当代老一辈书家尚能知道些诗词格律之外,现代人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吟诗赋词了。随着白话文的兴起,与之相适应的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横向书写方式逐渐代替了古典的从右到左,从上至下的竖向书写方式。中国传统意义上书法的表面形态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 (四)、古典人文精神的衰落 书法为什么会成为许多士大夫文人孜孜以求,“夕惕不息,厌不暇食”的把玩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书法不仅能够融入社会,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自己的感情和文化需要。支撑着书法一代一代进行传承的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儒、释、道合一的古典人文精神,那种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不仅是他们的生活追求,·也是各种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不仅仅关注于点画、结构、章法的完美统一,更为重要的是追求“意境”、“神韵”’“放言落纸,气韵天成”’“凡书画当观韵”。这是一种在中国共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认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态。书、画、诗在此基础上的认同,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总体特征,而且也蕴涵了中国艺术文化内涵的重要文化指向。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书法一定是能够体现这种人文精神的作品。如果这种精神不再成为一名书法家的最高追求,也不再是当代社会的主流,那也就意味着书法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书法。传统文化进入现代已经丧失了其主导地位,西风渐进,随之而来的便是多元化、功利化的文化的兴起、发展。当以注重书写内涵的丰富,讲求技法的完善,追求境界的实现为主的传统书法遇上了注重形式构成,追求视觉刺激,感观上的愉悦的现代文化时,它也就会随之而变,成为另外一种适合当代生态环境的书法形式。 二、书法艺术的抉择 书法发展到现代,从古典意义上来说,所生存的环境已经破坏殆尽,书法艺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书法生态环境的变化,使书法一方面能够继续得到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滋养,把书法这门即将失传的艺术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另一方面大胆地抛开文化传统的束缚,去开创一种和传统书法艺术不同的书法形式。这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思索的问题。 如要使一门已经错过了生长季节的蔬菜生长,就要给这种蔬菜创造出适应它生长的环境,反季节蔬菜的栽培便是如此。因此在继承我国古代优良的书法艺方面,要不断创造出能使这门艺术生长的生态环境,让一部分人能够继续乐此不疲,“夕惕不息,厌不暇食”,这样古代书法艺术的传承得以保持。现在书法蕊术的社会需求已经大大降低了,“收法取仕”的科学制度已经消失,如果我们尝试让它恢复,方法很简单,上层阶级的大力提倡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唐代王羲之书法的盛行,不就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推崇和提倡吗?如果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书法艺术的崇尚变成一种从上到下的运动,而不是目前的相反,那么书法艺术的昌盛就指日可待。这也许是书法抉择的另一种方向。而另一种努力,便是不断创新,以适应现在的书法生态环境。既然书法艺术的生态环境已经破坏,那么根据新的生态学上的环境适应。目前书法艺术上的一系列所谓的创新无非是环境适应的结果,只是还没有确定哪一种是比较正确的罢了。我们应该容许这样的创新,不能因为他们抛弃了传统而一味指责他们违背传统、离经叛道,反而可能会使书法艺术的发展出现一个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