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

1984年武当山道教协会在百废待兴中成立,由道协管理的太和宫、紫霄宫墙体剥落,杂草丛生,道观收入匮乏,道人生活困难。就在这一年,怀着一颗对玄武祖师的虔诚之心,李光富徒步登上武当山,皈依武当道教全真派。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李光富和他领衔的武当山道教协会披荆斩棘,重振道观,尊道贵德,仁爱诚信,弘道扬法,济世度人,创造了武当道教新的辉煌。 一、尊道贵德的道 郧阳古城一直是武当山区汉水之滨的经济文化中心。1955年8月,李光富就出生在郧阳城郊一户世代耕读的普通人家。 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道教氛围,在李光富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时他跟随家人到过五峰乡的道观——五峰观遗址,据说遗址上以前华堂高筑,香火袅绕。他也到过柳陂镇的广施山,相传古代广施山住着一对夫妻,他们经常修桥补路,垦荒造地,降妖伏怪,替天行道,功德无量,天帝后来封他们为广施候王和广施娘娘。上学以后李光富多次到青山镇的观音洞玄武宫,听玄武大帝乘坐金驾路过蓼池的美丽传说;看庭院内千年香桂树冲天傲立,苍劲挺拔;感受武当山道教文化的巨大影响。从那时起,李光富就有了一辈子做好人、行善事、帮贫困、积阴德的想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李光富中学毕业了。作为当时农村为数不多的有知识的青年人,他于1974年1月被郧县有关部门安排在黄柿乡从事林业管护工作。 一棵小树苗长大成才,需要林业管护人员常年的辛勤劳动。李光富所在的林场山高谷深,道路崎岖,荆棘丛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要完成林业育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森林保护等繁重的工作任务。春天是森林病虫害的高发期,他们要及时测报,及时防治,确保无林木病虫害发生。一趟巡查最少也需要两天,没有像样的道路更没有交通工具,李光富只有迈开双腿,不知疲倦地步行。冬天是护林防火的关键期,他们要加强火源管理,加大巡山护林的频率,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老树要删枝,小苗要抚育。李光富就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在精心管护着那片树林。 十年辛苦不寻常。李光富管护的林地上没有发生过乱砍滥伐的事情,封山育林也取得了较好地成效。同时,在十年的林业管护工作中,他养成了坚毅执着的人生性格,扶助幼小的爱心善举,行胜于言的行为准则。 1984年对整个武当道教和李光富个人来说都不是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武当山道教协会成立,并正式接管太和宫和紫霄宫,开展道教活动。也是在这一年,怀着一颗对玄武祖师的虔诚之心,李光富徒步登上武当山,皈依武当道教全真派,开始了修道生活。他的师傅是武当道教全真派道长王宗坤。 说起道士,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香港电影里头戴八卦巾,身穿法袍,手里面拿着桃木剑,一会念咒一会画符,与妖魔鬼怪争斗的人;其次想到的可能是道观里面身穿蓝衫,头戴庄子巾或者混元巾,坐在大殿门口为人解签、算卦的人。第三可能想到的是电视剧里面隐居深山,终日打坐或者炼丹的人。第四可能是那些在街边,身穿道袍摆个小摊为人算命的人。其实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道士。真正的道士需要做到以下五点:1、住庙修道。道教虽然有火居道士不出家,但仍以庙为单位,要在道观修行。2、遵守戒律。信仰道教而皈依道教,履行入教的礼仪,接受道教的教义和戒律。3、修学教法。道教是一个宗教,有自己的教理教义,按照教理教义修学的出家之人才是道士。4、尊道贵德。道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灵可敬也是因为德行高尚,所以做合格的道士一定要尊道贵德。5、传播道教。一个道士不光要自己悟道修行,而且还要传教布道。 作为一个笃信道教的人,李光富一入道就严格按道教教义和戒律要求自己。他到人迹罕至的髽髻山打坐静修;拜师百岁坤道李诚玉演习功课;跟德高望重的王教化做过法事;听武当武术大师朱诚德讲演太极……对于道教五术的“山、医、命、相、卜”,李光富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1、“山”,就是以打坐、、武学、食疗等方法培养完满的人格。2、“医”,即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达到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目的。3、“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学问。4、“相”,用眼睛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以进行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5、“卜”,就是以占卜、选吉和测局等方法,来预测及处理事情。道教的这些精髓,李光富是勤学苦练,以期融会贯通。 李光富认为:上了武当山,入了全真派,就要以内丹修行为主,兼修外丹符箓,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修真养性是道士的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清静,才能返朴归真。三十年前的武当山道场才刚刚恢复,条件十分艰苦,但李光富从未动摇过修道的信念。三十年来他严守戒律,苦己利人,弘道扬法,成为一名尊道贵德的道。 二、天道承负的实践者 道教讲究天道承负,善恶报应。李光富从精心管护树林,到苦己利人修行,他的一言一行都被道友和信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1987年8月,在武当山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上,李光富当选为副会长,走上了弘扬武当山道教事业的领导岗位。道友的信任,信众的期盼,道教的发展,武当的振兴。这些都让李光富感到了很大的责任和压力。他始终把协助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列入武当山道协重要的议事日程;把维护群众的整体利益同维护道的合法权益统一起来;通过实地调查,抓住典型,反映情况,发表见解,提出建议,据理力争地反映道协的要求;在维护武当山道协权益,提高道士待遇等方面不遗余力地开展工作。 恢复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最紧迫、最突出的是合理解决和信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问题。当时武当山的情况是,一部分道教宫观遭到自然损坏,一部分宫观掌握在文物、园林等部门手里,还有一部分宫观甚至分给群众个人使用。在各级党和政府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过问下,李光富协助会长王光德,向党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武当道教宫观应逐步移交道人管理的意见,以及移交后的道观管理办法。相关部门对武当山道协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于了积极支持,除道协成立之初所管理的紫霄宫和太和宫外,又陆续将五龙宫、青徽宫、琼台中观等移交道协管理,使得武当山道教活动场所进一步增加。 由于历经岁月的沧桑,许多宫观废圯、损坏。移交的宫观中,共有残破道房300间,宫观建筑面积和遗址43333平方米。这些劫后余生者,成为历史的见证,也成为武当道教发展的希望。这些移交来的宫观年久失修濒临坍塌,神像法器遗失殆尽。如何尽快修缮武当道观,使之更好地为道士、信众服务,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是道协面临的又一大课题。李光富和道协其他成员一起,一方面积极向政府部门汇报工作,争取资金扶持;一方面狠抓内部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宫观维修上;一方面大力在道教信众中弘扬道教文化,祖师功德,募集善款。 到1999年,武当山道协共争取政府拨款436万元,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先后维修了紫霄宫大殿、圣父母殿、东西宫道院、钟鼓楼、新建了武当道教文物展览馆、东宫坤道院。对紫霄宫山门外的禹迹池进行整修,对宫内南北御碑亭进行了加顶和彩画,恢复了昔日庄严的神姿。道协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700多万元,恢复了琼台中观道院两座。同时,对成为一片废墟的五龙宫遗址的清理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游客、香客的安全,道协拿出上百万元资金对武当山4000多米古神道台阶进行维修加固。在海拔1613米的武当山太和宫,维修了皇经堂、灵官殿、朝拜殿、万圣阁等古代建庙。并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客房,解决了信众和游客在武当之巅的住宿和吃饭问题。那时太和宫里维修用的一块砖瓦,吃饭用的一箪饮食,都是人力肩挑背驮翻越5公里山路运上去的。这些浸透了武当道人的心血和汗水,信仰和爱心的行为十分难能可贵。李光富作为道协的负责人之一,也是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了重建武当道场的大业之中。 武当山道教协会注重对道士宗教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宗教知识水平和宗教素质。在宗教知识的培训方面,李光富提倡重点结合实际,着力培训武当山道教历史、道教知识。他要求道士熟练掌握道协管理的“四宫一观”里的殿堂、神仙、匾额、对联、雕塑、摩岩、碑碣的知识,历史沿革、宗教涵义、神学价值等知识。协会印发辅导讲稿近200份,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每一个道人对武当山道教庙观的道教知识有一个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向游人香客进行熟练地讲解。对于勤恳学习、善于学习的道人,分别给予口头表彰和经济上的奖励,逐步把全山道众的理论和宗教知识的学习引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加强宗教知识学习的同时,道协还加强了对道人,尤其是新入道的年轻道人的科仪知识的培训。要求他们对经典的唱诵和科仪的敲打念唱都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对于在科仪中测试不合格者,不得转为正式道人。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道士学习的自觉性。

下载本文zip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