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道教论坛:元代著名道士于善庆及其考
一、于善庆生平考论
于善庆(1166—1250),字伯祥,又名志道,号洞真子,是宁海(今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人。他出生在官宦世家,其先祖为汉廷尉于公,以善决狱著名;其祖父彦升,曾为好畤县(今陕西乾县附近)主薄。于善庆的父亲于珍,韬光不仕。
二、与马钰的师承关系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马丹阳自终南归,在故乡宁海演道于金莲堂,一时老少云集,时年十七岁的于善庆也欲入道。马钰因初随王重阳修道时受到王重阳的谴诃而颇萌倦怠,曾受到于善庆祖父于彦升辅赞,为报其恩德遂收于善慶为徒。
三、全真教中地位和影响力
1191年,与蒲察道渊同住汧阳石门全真堂,“凿石以处,日止一餐,昼夜不寐者七年”。后来,他被尊称为“冲虚大师”,并受命到山东栖霞礼拜丘处机,被赐号洞真子。在他的努力下,全真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政治影响和社会贡献
1227年,当丘处机仙逝后,他心万分悲痛,但他仍然继续传 道,并且因为举办斋醮求雨而成功解决了河南的大旱灾害。1235年秋,他北上至燕京拜谒长春处顺堂,并在燕境蝗旱大作时禳祭求雨成功解除灾害。
五、晚年的回归与对全真教的贡献
1241年春,他应邀赴陕西会葬王重阳,并在此次活动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主持祖庭重阳宫期间,对外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每至朔望必设斋集众,不仅教授修身养性,更指引人们如何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如何面对罪福的问题。他的这种精神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