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有一个东西先于天地而存在,它既无声响亦无形体,独立不变,周流不息,这个东西能够成为万物的根本。然而,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我称之为“道”,并强行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大”。这个“大”是无边无际、永远运行,不息而又回归本源。因此,“道”就是最大的,“天”也最大,“地”也最大,人同样也是最大。在宇宙间有四种极大的事物,而人只是其中之一。人们模仿着地理法则,地理法天,而天则遵循着“道”的自然规律。“道”纯粹顺应自然,没有任何干预或变化。
[延伸阅读]
王弼在他的注释中解释说:“混成”指的是这个东西在混沌状态下形成,是无法被知晓和定义的。而且,这个东西既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它是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是一个寂静而空洞的地方,没有声音或者形体,但它却是万物产生和存续的基础。
苏辙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有物混成”,这意味着这种事物是超越所有分界线和标签,它既不是清晰可见也不是浊乱未知,更不是高低上下,也非来去前后,更非善恶对立。这一切都是为了表达一种超越性的概念,即这种事物本身就包含了所有可能有的特质,因此可以说这是万象皆由之出发点。此外,他还指出即便我们不能直接知道这一事物如何诞生,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来推断其性质。他认为这是一种常存但不显现出来的一种力量,只有当我们放弃我们的智慧和想象力,将自己置于一种更加原始和简单的情境中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一事实所蕴含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