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在社会中的强大影响_道家学说常住过年规范

我在二十七日下午结束了年终的账目清点,二十八日我们在客堂为团年活动做准备。到了三十日下午,我们在山门外设立香案,供奉前辈羽化后的灵牌,并巡视普板。高功和经师随后前往山外进行“召请”仪式,而监院则带着香水参与其中。一旦摄召完毕,经师引导道众,而监院则将灵牌安放在祖堂中,这就是“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的仪式。

各个殿宇的主管去了厨房,为我们的供品做准备,而寮房也开始布置庆祝活动。在晚课之后,我们出坛祭祀孤魂,并转向天尊。在下殿后,经师使用打法器来引领监院到各处神位前进行普表礼。静默后,我们吃了一顿晚饭,然后稍作停留,等待执事排班叫醒监院,以便他可以接手大厨房的工作。这时,经师去客堂享用果汁和茶。我完成了所有任务之后,便开始组织行走祝寿仪式。在这一系列活动结束后,我率领大家云集于祖堂。

初一子时,我开启静室,与大家分享胡辣汤早餐。随后,我们举行早课并转向天尊,在早课结束后,我们继续至喜神方位设香案,上供“喜神”牌位。此时,每个寮房都备有一只装满花生、核桃、枣和钱等物品的小斗,用红纸封好备用。当接喜神时,每个寮房派遣专人将香散发给道众,然后道众持着这份香到喜神面前插入炉中,再次叩头三个,一炷香燃尽,他们便迅速返回大殿。此刻巡逻人员点燃鞭炮跟随他们而来,在大殿内与他们会合。大殿主接受喜神牌位并安排好摆放位置,当监院再次回到大殿,他就从斗上抓起装有红纸包裹的东西撒向四周三次,再问及是否已经回来,又撤掉一次。如果三问、三答、三撒全部完成,那么最后一个捂紧斗口上的红纸,让里面的物品飞向空中。这场风雨般的情景持续数分钟,最终由监院抛洒剩余物品给予观者。而当所有物品都被抢光之后,由学生代表先生拜年,同时其他道友也相互互赠新春礼金。

拜年过程充满活力,有的人快速地磕头,有的人缓慢地致意。你上我下,无需担心顺序不一致。一旦拜年的程序结束,大鼓响起,从客堂传出声音,请大家云集于祖堂。大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这五天里每天都会举行这样的聚餐。自腊月二十四日迎驾以来,一直保持这个规矩:无论是常住还是挂单,都必须居住在十方或云水洞内,被称为“挂年单”。初六的一顿饭过后,就会按照既定的计划分配食物。

正月初五那天,我陪同其他人去坟墓扫墓:首先,是对每个人提供食品盒;然后,将祭品菜肴送往坟墓附近。当所有人的衣冠整齐之际,高灶负责准备祭品菜肴。我作为领导,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随着拍手幡队伍抵达祖堂,那些被选中的灵牌得以安葬。而当执行摄召仪式的时候,将那些灵牌搬运至山门外,不久又焚烧冥帛以示纪念。在整个过程中,大鼓声响起,此刻即是告别之际。

自迎驾那刻起,每天清晨我们都要参加皇经诵读会议,以及下午的皇忏祈祷。特别是在初三月斗以及庚申、甲子这两种特殊日期,还需要加入拜斗仪式。在此期间,还包括了祝寿以及庆贺活动,一切皆按既定计划进行。此外,在接驾后的每一天上午,都要参加皇经诵读会议,因此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且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