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世真仙体道通鑑卷之十二儒释道三教代表人物的智慧融合

刘谟,字伟惠,渥川人也。师季主,服日月精华得道,后归乡里,托形杖履而去。真诏云:渥川刘伟惠,汉帝时公车司马刘谟也,事司马季主为入室,道成,晚归乡里,托形杖履,而身隱桑树之下。遗迹在汝南安成县。

鲍叔阳者,从广甯出,即汉高帝时赵王张耳、张敖之大夫也。少好养生,以服桂屑,与司马季主俱居委羽山中,与西灵子都共修神妙之术。真诏曰:遗迹在辽东薊城之北山。

刘京者,本汉文帝时侍郎也,从邯郸张君学道受餌云母、朱英方,以服百三十余岁,如见三十许人能知吉凶之期,又能为人祭天益命,或延得十年五年至魏武帝时京游诸家,其法不传皇甫隆闻而随事之,以云母丸子方教隆,使得长生久视至二百岁不能尽其道法故不得度世。

李奉仙者,从东蜀出,即周灵王太子吹笙者也,有白守黑功,不著于世,用朱绳以试天地,用火烛以炼金石,用药草以疗疾苦,使得长生久寿,不死无疆亦有所隐遁不见于世。

黄山君者,以修彭祖术年数百岁犹有少容亦治地仙不取飞升追论其言为彭祖经得经者便为木中松柏也。

清平吉者,在沛国出即汉高皇帝卫平也至光武时容色不老后尸解去再复还乡里数日间又尸解而去皆未知其所以然何许人矣?

呂恭、孫起、李上等皆是古代的長壽異士,他們各自擁有一種特殊的長壽秘方,並且與一些仙人的交往,最终達到了長生久視的地步。在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儒釋道三教代表人物智慧融合的深刻內涵,它們傳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一種敬畏,以及對超越常規的人生的追求。此外,這些故事還展現了一個社會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哲學,是了解古代中國思想文化的一面鏡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