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风凛冽的二十七日下午,我们开始了年终的大帐算计,确保一切顺利。第二十八日,客堂里摆满了丰盛的宴席,为即将到来的团年庆典做准备。在三十日傍晚,我们在山门外设立香案,供奉前辈们的牌位,并巡视普板,以此来请愿道众回归常住过年的传统。
大殿内,大师们以衣冠相迎,与山外“召请”(摄召)一同进行神秘而庄严的仪式。监院拈香,将牌位安置于祖堂中,是为“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每个殿主都前往厨房,请供并记录下来,而寮房则负责安排和记录。
夜幕降临后,我们举行晚课,祭拜孤独之神,然后转向天尊。在经师打法器的声音引领下,我们前往各处神位前进行普表。静谧之后,我们享用晚餐,一会儿休息,便是排班与监院共度时光。而经师则在厨房亲手接管灶火,这标志着我们的欢庆之旅已经拉开序幕。
接下来,便是鼓行祝寿的科仪,在云集祖堂中我们共同庆祝。这五天里,每早出坛、祝祷、转向天尊,再次回到大殿前,我方便地喝了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此刻,我感到心情愉悦,又不忘对喜神表示感谢,因为这是按当年的喜神方位设置香案,上供“喜神”牌位。我持着斗装备好花生、核桃、枣等物品,并且红纸封固,以备接收喜神时使用。当巡寮给我们散发香气时,我带着这份信念去插入炉火上,再三叩首,然后拔出一炷烟快速返回大殿。在那短暂而充满期待的一瞬间,我看到监院也跟随我一样行动,不仅如此,他还捧起了喜神牌位急速返回大殿,此刻巡寮燃起长鞭炮,他们紧随其后至大殿门口。
这一切结束得如此迅速而精彩,每个人都渴望参与这场欢乐与快乐的互动。当最后一个红包被撒出之后,监院东南西北四面乱撒红包,而我和其他道友们则纷纷拥围过去,用尽全力抢夺那些象征幸福与福祉的小物件。终于,当所有人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一份时,这场狂欢才真正落幕。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磕头还是高声呼喊,都没有丝毫规矩,只有自由与快乐成为这一刻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随后,学生们依次向先生致敬,而我则继续我的环游,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这份无上的荣耀。一段时间后的清晨,我再次踏上了古老的小路,那是一条通往祖先坟墓的小径。这是我一年一度必访的地方,也是我深藏的情感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在这里,有一种宁静,有一种超越世俗琐事的情怀。
正月初五,是上坟之日。我穿戴整齐,与几百名道友一起,从云水堂缓缓步进祖堂区块,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让我心生敬畏。那是一个特别的时候,一种特别的心情,它让我们记住永远不变的事物,即使是在风雨交加的大地上也不曾改变。但另一方面,这些岁月悠长却又无法挽回,就像那淡淡升腾出的白雾一般,被风吹散消失于空中。
自腊月二十四日以来,每个人都不再转动脚步,而是依照自己的位置定居下来,如同挂起了一张图画般稳定和宁静。一旦时间到了初六早晨,那些久违的声音便响彻整个山林:挂年单开始了!
每一次走过这些熟悉的小径,每一次站在那些古老石头前的姿势,都让我想起那些逝去的人们,他们留下的故事如同这些石头一样坚固,却又透露出细微的情感波动。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他们,也为了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纯净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