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新文] 明知者智,自悟者明。胜己者有力,克己者强①。足以自适者富,志存高远者有志,不失其道者久,生而不死之道乃长寿②。
[注释]
1、克己:控制自己。
2、生而不死之道乃长寿:指虽然身体死亡,但内在的“道”或精神依然存在,所以可以称为长寿。
[延伸阅读1]
王弼《老子注》:
明知者智,以明察人心;自悟者明,以超越世俗之见。胜己即用力于外部,而不被外物所损伤;克己则是无需外物支持,即能保持力量和意志。既用智慧于人,也用于自己,更显其能力;既用力量于人,也同样应用于自己,从而使得事物无法逃避自己的影响,或改变自己的决心。
知足与富相关,是因为那些满足的人不会因欲望的丧失而失去本分,因此他们能够获得真正的富裕。而勤勉坚持必将实现个人理想,这就是所谓的强行者的有志。此外,只要能够明白并遵循自己的本分,就会拥有永恒,而不是短暂地活着,即便生命终结,“道”也能持续存在。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
明知是通过了解别人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自悟则是完全理解了自己这一点。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先从对他人的认识开始,然后才能达到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没有完全消除对他人的分别,那么就只能停留在了解别人的层面上,并且不能深入到真正了解自身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战胜别人,但这并不等同于战胜我们自身的问题,因为只有克服了内部弱点,我们才算是真正强大的。
知道满足就能得到幸福,这样的生活充满了丰饶。不争斗争,用坚定的意志去追求目标,不被任何东西剥夺我们的信念,这正是那种坚持努力直至成功的人,他们具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而那些能够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不遗漏本分的人,将会经历更长久时间,没有任何事情可以使他们迷失方向或衰退。
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即使身体死亡,其内在的“道”仍然存在,这种状态比起简单地活着,更接近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最古老最伟大的人们,他们似乎已经达到了不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