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道教三大奇书之首探秘物品中的智慧与哲学

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有一个东西先于天地而存在,它既无声也无形,独立不变,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它可以被看作是万物的根本,但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我叫它“道”,并且因为这个名字,我又把它称为“大”。这个“道”广大无边,不断流转远去,最终又返回到最初的状态。因此,“道”是最大的,“天”也是最大的,“地”也是最大的,而人也应该理解自己与之相比,也是很大的存在。在宇宙间,有四种最大的事物,而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当像地一样顺从天,如同天那样顺从“道”,而“道”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只需顺应自然就好。

[注释]

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

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

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延伸阅读1]

王弼《老子注》

有物混成,在前于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这是一个没有声音、没有形状、寂静和空虚的东西,不依赖任何外力,而是独立长存不断周游,不受损害,可以成为所有事物的基础。我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所以给了它一个名字叫做" 道"。然后再强迫给予另一个名字叫做 "大"。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

有物混成,这个世界中的某样东西,是清净与浊涩、高低进退、善恶等都不是,一切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实体,这种实体便是人的本质,因此称为有物混成。这是在未知中常存着的事象,而后来的世代才看到这事象如何生出世间一切。但对于这一切生出的原因,我不知晓;但这是那样的普遍常见,以至于人们认为它们自始至终都是如此。

由于其本质上是一片宁静和空洞,无须改变;即使在众多生物中也不变;虽然周围环境变化,但仍然保持自身完整;因此,它能以这种方式养育万千生命,被视为它们母亲。我不知道该如何命名此事,便将其命名为 " 道" 并强迫赋予第二个名称 " 大"。

大说的是逝离远去,然后反归原初。大,即使遥远,也能回归源头,只要心中坚定,就足够了。所以,大可得知,大亦如同逝离远去,然后再回到原点的大理化。如果你追求更高境界,那么尽管你离开,却无法及达那遥不可及的地方。但如果你的心向往返,那么只要坚持,你就会达到目标。而这样的大理化,又怎样?这正如所说的那样:“当你知道了真理,你会发现其他一切都变得小了。”

因此,由此可见,当人类恢复到了他们原本纯洁的人类状态时,他们能够用这些概念来描述整个宇宙,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习惯于三者(地球、大气和太阳)之上的伟大,但忽略了真正的大——即自然法则。而如果一个人能一日重新认识他的内心,他将会明白他能够使用这些概念来完全掌握宇宙,并且超越三者(地球、大气和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