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自然之道家经典文案

第三十四章:大道广泛流布,左右无所不及。它的气息渗透于万物之中,无一能逃脱其影响,生长繁衍而不推辞成就事业,不求名誉。它以衣被般覆盖养育万物,却不自视为掌控者,这便是“小”的本质;万物归附于此,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大的”体现。不自视为伟大,所以才能实现伟大的境界。

[注释]

汜:同泛,广泛或泛滥。

辞:言词,称说。不辞,意为不说三道四,不推辞、不辞让。

不有:不自以为有功。

衣养:一本作“衣被”,意为覆盖。

不为主:不自以为主宰。

常无欲:一本无此二字,认为此乃衍文。

小:渺小。

大:伟大。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大道广布,其可左右。这指的是大道的理念和力量普遍存在,无处不是,它可以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即依赖这个原理来生存,没有反抗的情绪;功成之后,不去夸耀自己的成就。此外,大道衣养万物而不是成为它们的主人,使得这些生命能够自由发展,从而常处于一种没有过多欲望的心态,可以称之为“小”。因为一切都由这个原理驱动,而天下常处于这样的状态,因此没有过多的欲望,每个人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如果没有这股力量在作用,那么我们就会把它看作是微不足 道的。但当万物回归到这一源头时,也不会对它们进行统治,因为它们已经理解了这一点,所以可以被尊称为“大”。这里讲的是所有生命都是由这个源头产生,并且都不再追求更多,只是一直回到那一点即可满足。这就是为什么圣人总是避免将自己置于显赫的地位,以便更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大道像洪水一样涌现,无所不能,上下周围,一应俱至。在宇宙间,有些生物并非拒绝生活,有些生物则试图逃离这种命运。但真正懂得接受自然规律的人,则会认同这种方式,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而爱护世间萬物,但并不试图控制它们,如若如此,则必然会拒绝自然规律,最终无法获得生命力。那些明白这一点的人,在享受生活并且不断进步的时候,就不会对于任何事情感到贪婪或执着。而这正是圣人的智慧所在——他们从未想象自己占据高位,因此才能够最终达到那个位置。